「防震科普手抄报简单」防震减灾科普手抄报图片大全
防震科普手抄报简单
防震减灾科普手抄报图片大全
防震减灾手抄报简笔画防震减灾手抄报简笔画:1、准备好绘画工具,铅笔,橡皮,彩笔。2、首先我们现在整幅画左上角画上两个气球,再从气球的旁边画上几个圆加以装饰。3、画好后我们再从圆下面画上两只小熊中间再画一行小熊脚印。4、画好后我们再从刚开始画的气球下面画上一个大大的星型。5、画好星型后我们在画上个框把它给框起来。6、最后一步图上颜色,这样我们的手抄报就画好了。

防震减灾手抄报简笔画:1、准备好绘画工具,铅笔,橡皮,彩笔。2、首先我们现在整幅画左上角画上两个气球,再从气球的旁边画上几个圆加以装饰。3、画好后我们再从圆下面画上两只小熊中间再画一行小熊脚印。4、画好后我们再从刚开始画的气球下面画上一个大大的星型。5、画好星型后我们在画上个框把它给框起来。6、最后一步图上颜色,这样我们的手抄报就画好了。

防震减灾的手抄报设计简单又漂亮关于防震减灾的手抄报设计图片01关于防震减灾的手抄报设计图片02关于防震减灾的手抄报设计图片03防震减灾宣传知识地震是一种经常出现的自然现象。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地震五百万次,其中有感地震五万多次,七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平均仅有十几次。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呢?这要从地球的构造谈起。地球是一个运动着的椭圆球体。它好像一个煮熟的大鸡蛋,大体上可分为蛋壳、蛋白、蛋黄相当的.一部分。地球表面相当于蛋壳的一层叫地壳;地壳下面相当于蛋白的部分叫地幔;地幔下面相当于蛋黄的部分叫地核。地壳由岩石层组成,上面一层是坚硬的花岗岩层,下面一层是更坚硬的玄武岩层。地壳的平均厚度大约是三、四十公里。地幔是一种处高温高压下的熔融状的物质,厚约二千九百多公里。地球最内部是一个半径约为三千四百多公里的地核,温度据推测最高达摄氏三、五千度,地核内部压力也大得惊人,可能达到几十万至二、三百万个大气压。地球在不断运动的同时,其内部物质也处于缓慢运动之中。组成地壳的岩石原来是呈水平状态的。地球自身旋转和内部物质不停的运动,以及天体的影响,在地壳各部分地层中产生巨大的地应力,使一些岩层发生折皱变形。这种变化长期缓慢,是人们感觉不到的。当这种地应力不断积累加强,在某处超过地层的强度时,就会使那里的地层突然发生破裂、地动,把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一部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传播到地面时,地面就震动起来,这就是地震。这种地震叫“构造地震”,它发生最多,且危害最大。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的“火山地震”,溶洞或采空区的塌陷引起的小范围“陷落地震”等。衡山县处于炎庐断裂带的南延线上,即浏阳—衡阳—永州活动断裂带上,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据史料记载,公元1630年、1631年共发生3次地震,近代于1985年2月13日、2003年1月17日、2008年1月20日发生3次地震,但震级较小,均未超过3.0。

关于防震减灾的手抄报设计图片01关于防震减灾的手抄报设计图片02关于防震减灾的手抄报设计图片03防震减灾宣传知识地震是一种经常出现的自然现象。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地震五百万次,其中有感地震五万多次,七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平均仅有十几次。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呢?这要从地球的构造谈起。地球是一个运动着的椭圆球体。它好像一个煮熟的大鸡蛋,大体上可分为蛋壳、蛋白、蛋黄相当的.一部分。地球表面相当于蛋壳的一层叫地壳;地壳下面相当于蛋白的部分叫地幔;地幔下面相当于蛋黄的部分叫地核。地壳由岩石层组成,上面一层是坚硬的花岗岩层,下面一层是更坚硬的玄武岩层。地壳的平均厚度大约是三、四十公里。地幔是一种处高温高压下的熔融状的物质,厚约二千九百多公里。地球最内部是一个半径约为三千四百多公里的地核,温度据推测最高达摄氏三、五千度,地核内部压力也大得惊人,可能达到几十万至二、三百万个大气压。地球在不断运动的同时,其内部物质也处于缓慢运动之中。组成地壳的岩石原来是呈水平状态的。地球自身旋转和内部物质不停的运动,以及天体的影响,在地壳各部分地层中产生巨大的地应力,使一些岩层发生折皱变形。这种变化长期缓慢,是人们感觉不到的。当这种地应力不断积累加强,在某处超过地层的强度时,就会使那里的地层突然发生破裂、地动,把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一部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传播到地面时,地面就震动起来,这就是地震。这种地震叫“构造地震”,它发生最多,且危害最大。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的“火山地震”,溶洞或采空区的塌陷引起的小范围“陷落地震”等。衡山县处于炎庐断裂带的南延线上,即浏阳—衡阳—永州活动断裂带上,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据史料记载,公元1630年、1631年共发生3次地震,近代于1985年2月13日、2003年1月17日、2008年1月20日发生3次地震,但震级较小,均未超过3.0。

防震减灾手抄报简笔画防震减灾手抄报简笔画如下:1、用橙色的笔写出“减震防灾”四个字。2、用蓝色的笔画出房子轮廓,黑色的笔画出消防员的帽子。3、画出消防员的头和五官。4、画出消防员的身体,在下方画草丛。5、用橙色的笔加深文字。6、用蓝色的笔画出白云,绿色的笔画出草丛。7、把消防员的帽子涂上橙色,脸颊和嘴涂成和红色。8、把消防员的头、脖子、手涂成肉色。9、把消防员的衣服涂成橙色。10、用蓝色的笔在衣服上画上横线即可完成。历史起源抄报源起唐代的说法,并认为它的创始时间,大约在武则天当国或稍后一些,应该看成是古代中国政治体制发生显著变化的一个产物。这个变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原属皇帝侍从机关(即内朝)的中书省,最终取代了尚书省(即外朝),从而成为集决策与行政为一体的最高机构,并在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正式确立了超然于三省之上的中书门下体制。从此,无论皇帝制书诏敕的起草宣达,还是各方表章奏抄的申报,都以中书门下为汇集点。正是这种一元化的领导格局,才使得根据政治需要而定期发布经过筛选整理后的情报,成为一种可以操作的信息传播与交流制度。

防震减灾手抄报简笔画如下:1、用橙色的笔写出“减震防灾”四个字。2、用蓝色的笔画出房子轮廓,黑色的笔画出消防员的帽子。3、画出消防员的头和五官。4、画出消防员的身体,在下方画草丛。5、用橙色的笔加深文字。6、用蓝色的笔画出白云,绿色的笔画出草丛。7、把消防员的帽子涂上橙色,脸颊和嘴涂成和红色。8、把消防员的头、脖子、手涂成肉色。9、把消防员的衣服涂成橙色。10、用蓝色的笔在衣服上画上横线即可完成。历史起源抄报源起唐代的说法,并认为它的创始时间,大约在武则天当国或稍后一些,应该看成是古代中国政治体制发生显著变化的一个产物。这个变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原属皇帝侍从机关(即内朝)的中书省,最终取代了尚书省(即外朝),从而成为集决策与行政为一体的最高机构,并在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正式确立了超然于三省之上的中书门下体制。从此,无论皇帝制书诏敕的起草宣达,还是各方表章奏抄的申报,都以中书门下为汇集点。正是这种一元化的领导格局,才使得根据政治需要而定期发布经过筛选整理后的情报,成为一种可以操作的信息传播与交流制度。

竖版防震减灾手抄报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正确地掌握避震和自救、互救的方法,防患于未然。下面是编整理的竖版防震减灾手抄报,希望大家能喜欢!竖版防震减灾手抄报1竖版防震减灾手抄报2竖版防震减灾手抄报3防震减灾,万物生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类的敌人。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力量引起部分地面快速的震动,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全世界每年发生大大小小的地震约有500万次,其中人们可以感受到的只有5万次,能造成破坏性的强力地震每年约有十几次,破坏性特大的地震每年约有一次。在地震时,我们须知的有十条分别是:一、躲在桌子等坚困的家居的下面,二、摇晃时灭火,失火时立即灭火,三、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四、将门打开,确保出口,五、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的地方,六、在百货公司、剧院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七、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禁止停车、行驶,八、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九、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小限度,十、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也许有人会好奇,为什么要在地震时关火?因为如果不关火的话,可能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情,这样会使危险变得更大。地震是有前兆的,一些微观前兆,如地变形、地应力、地磁、地点等这一类是不能被人们的感觉器官直接巨额超导的,而能被觉察到的前兆有: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地光、地色等,地下水异常的'现象有:干旱井水往外冒、反常升降还有规律;雨水变浑浊,有臭味并且难闻,在地震前动物还能给我们一些前兆:家禽上树、骡马不进圈、猪往外逃、老鼠搬家、狗狂叫……因此,我们要多多观察,注意防震减灾!!防震减灾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8.0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仅仅几秒钟的时间,也就在这一瞬间,汶川周边地区变成了废墟,有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有多少人离开了人世,又有多少人变成了残疾人……这场大地震震撼了全国人民,给四川人民心中留下难于挥去的阴影。根据有关人员统计,在地震发生时,真正由于灾难本身造成的伤害并不大,那又是什么使这么多人遇难呢?原来,真正的“杀手”是惊慌,惊慌使得许多人只会随别人行动,而不能冷静地思考,由于逃身的本能驱使,使得人们不是仓皇,就是相互拥挤踩踏而死,或是在楼房垮塌前没有及时躲避到相对安全的地方……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如果人类能够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震级和地区,如果我们学会了自救,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生命消失。我们不甘心,虽然我们不可以预测地震的到来,但我们却可以用防震知识武装自己,来准确地防止和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害。那么,当地震灾难降临时,我们该怎么办呢灾难是人们预测不到的,只能靠我们自己来防止和地震造成的伤害,与其惊慌或者呆呆地等待救援,还不如全力自救。

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正确地掌握避震和自救、互救的方法,防患于未然。下面是编整理的竖版防震减灾手抄报,希望大家能喜欢!竖版防震减灾手抄报1竖版防震减灾手抄报2竖版防震减灾手抄报3防震减灾,万物生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类的敌人。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力量引起部分地面快速的震动,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全世界每年发生大大小小的地震约有500万次,其中人们可以感受到的只有5万次,能造成破坏性的强力地震每年约有十几次,破坏性特大的地震每年约有一次。在地震时,我们须知的有十条分别是:一、躲在桌子等坚困的家居的下面,二、摇晃时灭火,失火时立即灭火,三、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四、将门打开,确保出口,五、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的地方,六、在百货公司、剧院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七、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禁止停车、行驶,八、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九、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小限度,十、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也许有人会好奇,为什么要在地震时关火?因为如果不关火的话,可能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情,这样会使危险变得更大。地震是有前兆的,一些微观前兆,如地变形、地应力、地磁、地点等这一类是不能被人们的感觉器官直接巨额超导的,而能被觉察到的前兆有: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地光、地色等,地下水异常的'现象有:干旱井水往外冒、反常升降还有规律;雨水变浑浊,有臭味并且难闻,在地震前动物还能给我们一些前兆:家禽上树、骡马不进圈、猪往外逃、老鼠搬家、狗狂叫……因此,我们要多多观察,注意防震减灾!!防震减灾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8.0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仅仅几秒钟的时间,也就在这一瞬间,汶川周边地区变成了废墟,有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有多少人离开了人世,又有多少人变成了残疾人……这场大地震震撼了全国人民,给四川人民心中留下难于挥去的阴影。根据有关人员统计,在地震发生时,真正由于灾难本身造成的伤害并不大,那又是什么使这么多人遇难呢?原来,真正的“杀手”是惊慌,惊慌使得许多人只会随别人行动,而不能冷静地思考,由于逃身的本能驱使,使得人们不是仓皇,就是相互拥挤踩踏而死,或是在楼房垮塌前没有及时躲避到相对安全的地方……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如果人类能够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震级和地区,如果我们学会了自救,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生命消失。我们不甘心,虽然我们不可以预测地震的到来,但我们却可以用防震知识武装自己,来准确地防止和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害。那么,当地震灾难降临时,我们该怎么办呢灾难是人们预测不到的,只能靠我们自己来防止和地震造成的伤害,与其惊慌或者呆呆地等待救援,还不如全力自救。

简单防震减灾手抄报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手抄报吧,借助手抄报可以提高我们搜集信息、美术设计、书法写字等综合素养。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手抄报才经典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简单防震减灾手抄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1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2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3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4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5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6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7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8一、公众防震知识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石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绝大部分发生在地壳中。2、做好家庭防震准备(1)在地震危险区、多震区、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制定家庭防震计划。(2)须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 料。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3)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住房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品应拆掉。(4)合理放置家具、物品。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准备一个家庭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二、遇到地震时的自救求生大震的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在,是震时人们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定准备,震时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1、学校的避震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2、家庭的避震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注意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3、公共场所的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手抄报吧,借助手抄报可以提高我们搜集信息、美术设计、书法写字等综合素养。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手抄报才经典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简单防震减灾手抄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1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2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3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4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5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6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7防震减灾手抄报图片8一、公众防震知识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石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绝大部分发生在地壳中。2、做好家庭防震准备(1)在地震危险区、多震区、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制定家庭防震计划。(2)须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 料。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3)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住房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品应拆掉。(4)合理放置家具、物品。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准备一个家庭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二、遇到地震时的自救求生大震的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在,是震时人们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定准备,震时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1、学校的避震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2、家庭的避震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注意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3、公共场所的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