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科技发明」21世纪科技发明带来哪些日新月异的变化
21世纪科技发明
21世纪科技发明带来哪些日新月异的变化
21世纪有哪些科技创新1、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研究结构尺寸在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2、人造室内云朵:人造室内云朵是荷兰艺术家本德努特-斯米尔德的发明,为了在室内制造出白色云朵。3、修复手套:2004年,阿伯尔法特凭借他发明的“修复手套”获得了当年的“尤里卡科学奖”。“修复手套”是一种植入了能模仿人手生物力学的特殊致动器和传感器的装置。4、谷歌眼镜:谷歌眼镜是由谷歌公司于2012年4月发布的一款“拓展现实”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网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 5、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是指车辆驱动系统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统联合组成的车辆,车辆的行驶功率依据实际的车辆行驶状态由单个驱动系统单独或共同提供。

1、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研究结构尺寸在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2、人造室内云朵:人造室内云朵是荷兰艺术家本德努特-斯米尔德的发明,为了在室内制造出白色云朵。3、修复手套:2004年,阿伯尔法特凭借他发明的“修复手套”获得了当年的“尤里卡科学奖”。“修复手套”是一种植入了能模仿人手生物力学的特殊致动器和传感器的装置。4、谷歌眼镜:谷歌眼镜是由谷歌公司于2012年4月发布的一款“拓展现实”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网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 5、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是指车辆驱动系统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统联合组成的车辆,车辆的行驶功率依据实际的车辆行驶状态由单个驱动系统单独或共同提供。

列举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1、蓝牙(2000年) 蓝牙技术诞生于1999年,但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被整合进手机、电脑之中。现在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集成蓝牙技术,蓝牙已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并被认为是引领物联网起飞的主要力量。 2、iPod(2001年) 尽管便携式MP3播放器已存在多年,但苹果在2001年推出的iPod和iTunes,确实改变了人类听音乐的方式。iPod内置大容量存储,CD和卡带开始被淘汰,更何况它的设计也很时尚漂亮。 3、AbioCor人造心脏(2001年) 2001年,首起AbioCor人造心脏换心手术成功。和老式人造心脏不同的是,AbioCor的动力来源于自己,不仅降低了感染率,还提升了灵活性。 4、火狐浏览器(2002年) 自从网景浏览器在“第一次浏览器大战”中因战败而消亡后,火狐是首个敢与微软IE叫板的网络浏览器。火狐是免费、开源的浏览器,专为那些不想困于Windows软件生态的人打造。遗憾的是,后来它逐渐被谷歌Chrome超越了。 5、Skype(2003) Skype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在它之前人与人交流主要靠电话,也就是听声音。有了Skype,人们能在聊天的时候看清对方脸上的表情。最重要的是,它完全是免费的。 6、Facebook(2004) Facebook不是第一个社交网络,它建立在MySpace、Bebo成功的基础之上。但Facebook确实最好用的社交网络,很快它的规模超越了所有前辈,发展为全世界第一大社交媒体。Facebook的用户不限背景、国籍和年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它与别人交流。 7、YouTube(2005) 2005年,三名前PayPal员工创办了YouTube,全世界最流行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的魅力在于,任何人都能分享自己的视频成果。由此带来的结果是,YouTube成了充斥着新闻事件、政治信息、音乐剪辑、搞笑片段、广告和宠物视频的大熔炉。 8、任天堂Wii(2006) 当索尼PlayStation和微软Xbox为争夺游戏主机市场而展开激烈角逐的时候,任天堂另辟蹊径开发出Wii,让用户在虚拟世界玩游戏的同时,让身体也能真正地“动”起来。Wii的手柄能检测到三维空间里的运动,甚至能当健身设备用。那之后,微软才开发出Kinect体感装置。 9、苹果iPhone(2007年) iPhone是首款面向大众市场推出的触屏智能手机,因为只用手就能操作,iPhone在推出后很快就获得了市场的认同。接下来的很多年里,iPhone一直统治着智能手机市场。统计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苹果累计已在全球售出超过9亿部iPhone。 10、BBC iPlayer(2007年) iPlayer是BBC推出的互联网电视服务,它诞生的时候,流媒体服务尚未完全崛起。iPlayer的诞生加速了流媒体服务的腾飞,通过iPlayer,用户不仅能看Channel 4、Channel 5的直播,也能点播电视电影。 11、亚马逊Kindle(2007) Kindle不是第一款电子阅读器,也不是外形最漂亮的电子阅读器,确实最廉价和最流行的电子阅读器,还无缝整合了亚马逊庞大的书库。如今亚马逊在电子阅读器市场的占比达到80%左右,Kindle彻底改变了我们阅读的方式。 12、谷歌Android(2008) 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后,用户欣喜若狂,其它智能手机厂商则一筹莫展,它们需要一款能与iOS竞争的系统,Android便应运而生。Android最初是为数码相机打造的开源系统,在2005年被谷歌收购,并改进为移动操作系统。除了iPhone,市面上所有主流智能手机,搭载的全都是Android。 13、Spotify(2008) 音乐流媒体服务Spotify诞生的时候,恰逢音乐盗版猖獗,它让大家能免费地“合法“听歌。在放音乐的时候,用户可自行选择是否要跳过广告,或是订阅没有广告的服务。Spotify诞生后用户一路激增,现在该服务已拥有1亿活跃用户和3000万订阅用户。 14、4G(2008) 2008年,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公布4G标准。4G的特点是速度快、高容量和低延迟,如今4G在世界各地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15、苹果iPad(2010年) 苹果在2010年推出第一代iPad,iPad不是苹果最有创新力的产品,但成功吸引了公众的所有关注,同时加速了平板时代的到来。直到现在,就算Android系统稳占主导地位,iPad仍然是最流行的平板电脑。不久之前,苹果又推出了可替代企业级笔记本的iPad Pro。 16、日产聆风(2010) 电动汽车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概念之一,目前市面上约有30款可在公路上行驶的全电动客车,日产聆风湿其中最畅销的一款。统计数据显示,聆风在全球35个国家的总销量超过20万台。 17、IBM Watson赢了智力竞赛Jeopardy(2011) IBM开发的超级计算机Watson,是基于自然语言打造的人工智能系统。2011年,它在美国的智力竞赛Jeopardyz中,赢了史上胜率最高的两位人类选手,是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自那以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苹果Siri、微软Cortana相继诞生。2016年,谷歌DeepMind击败了韩国围棋棋手李世石,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再次取得突破。 18、谷歌无人驾驶汽车(2012)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尚未正式推出,但大家都知道,2012年起谷歌已开始在加州进行测试,目标是在2017年正式将其推出。据说,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最高时速是25英里每时,被认为将彻底改变城市未来的交通方式。 19、Tinder(2012) Tinder专为年轻人打造,而且改变了年轻人的约会方式。在这款应用程序里,用户只要向左向右滑动,就能选择不同的约会对象。据说,到2014年,Tinder的每日活跃用户达到1000万。
以下是21世纪100项伟大的发明: 量子理论:普朗克的丰碑2.《梦的解析》:一本惊世骇俗的书3.X射线:让我们永远铭记伦琴4.诺贝尔奖:国际最高荣誉奖5.空调:这里四季如春6.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造就了一位火箭之父7.“飞行者”1号:划时代的飞行8.第一只电子管诞生:世界进入电子时代9.相对论:科学的新纪元10.真空三极管:“放大”了的电子世界11.洗衣机:解放妇女劳动力12.“毛里塔尼亚”号:海上“移动城市”13.同位素:揭示元素新奥秘14.磁悬浮列车:会“飞”的列车15.霓虹:不夜的明珠16.维生素:让生命之树常青17.人造棉:大众消费大众爱18.第一条汽车生产线:每一分钟生产一辆车19.大陆漂移说:大陆本是一个整块的20.噬菌体:细菌的天敌21.环流图案:勾勒出大气层运动的轨迹22.卡介苗:赶走结核病23.彩色胶片:把你的微笑留下24.冰箱:开启了一个“清凉世界”25.环球飞行:让梦想升空26.量子力学:揭开微观世界的奥秘27.电视:打开新世界的窗户28.青霉素:细菌的克星29.地幔对流:大陆漂移的内在动力30.石英钟:精确把握每分每秒31.拉链:天衣无缝32.微波通信线路:科技进步的“催化剂”33.电子显微镜:人类的第三只眼34.心脏起搏器:给人的心脏加把力35.高速公路:要想富,先修路36.尼龙:开辟了纺织新天地37.雷达:人类的“千里眼”38.图林机:图林的杰出贡献39.射电望远镜:让我们走进太空40.圆珠笔:书写工具之王41.无籽西瓜:满足人类新口味42.首座核反应堆:人类登陆原子新世界43.人工肾脏:人造的血液清洗厂44.原子弹爆炸:“小玩意儿”震惊世界45.埃尼阿克:信息时代的启明星46.核磁共振:打开“黑箱”的钥匙47.碳14测年法:考古学的时钟48.微波炉:炊用炉具的革命49.晶体管:人类微电子革命的先声50.信息论:让信息传播更灵通51.信用卡:一卡行天下52.录像机:昔日重来53.氢弹爆炸:推动人类和平利用核能54.DNA破译:揭示生命奥秘的金钥匙55.核潜艇:隐蔽杀手56.第一座核电站:恶魔变天使57.避孕药:为优生优育作出杰出贡献58.人造地球卫星:开发高远位置资源59.激光:人类的希望之光60.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人类忠实的耕耘者61.第一颗气象卫星:看云识天气62.抽水马桶:冲去生活的烦忧63.“东方”1号:加加林飞离地球64.夸克模型: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65.断手再植:中国医生的创举66.IBM360:身价50亿美元的电脑67.杂交水稻:开创稻谷培育新纪元68.电视电话:天涯若比邻69.人工合成胰岛素:中国人的骄傲70.心脏移植:把我的心放在你的心里71.板块构造说:地球像积木72.深海钻探:海底世界真奇妙73.智能机器人:像人一样聪明74.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75.“阿波罗”飞船:从地球到月球76.“? 首印焙呕鸺航死嗨腿胩?BR>77.PC的诞生:计算机走向大众78.CT扫描仪:二十世纪的“照妖镜”79.光纤通信: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石80.游戏机:电子时代的时尚娱乐81.移动电话:现代“顺风耳”82.中子弹:但愿它的诞生就是终结83.试管婴儿:人类的新孩子84.告别天花:恶梦完了85.“哥伦比亚”号:人类的登天之梯86.乙肝疫苗:人类健康有保障87.数字式电视机:未来电视的雏形88.五笔字型:中国汉字再创辉煌89.多媒体:电脑魔术师90.人类基因组工程:掀开生命天书91.环球网:二十一世纪的大众媒体92.“生物圈”2号:去别的星球生活93.信息高速公路:新世纪的生存之道94.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95.航天器对接:科学在太空握手96.克隆羊:生物学界的大地震97.“探路者”号:首访火星的使者98.人机对弈:挑战人类自我99.阿尔法磁谱仪:寻找宇宙起源 100.“曙光”号升空:建设国际空间
苹果iPhone,蓝牙,谷歌,苹果pad
2020不也是21世纪吗?那5G不就是吗
tuuuū湖上泛舟游的地方?我是个人就要去掉吗?我是个人就要去除黑头美白补水控油收缩毛孔面膜贴,我们都会有些不是我 便是你的确是不是很开心,我们都会有些不是我 便是你的确是不是很开心,我们都会有些不是我 便是你

1、蓝牙(2000年) 蓝牙技术诞生于1999年,但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被整合进手机、电脑之中。现在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集成蓝牙技术,蓝牙已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并被认为是引领物联网起飞的主要力量。 2、iPod(2001年) 尽管便携式MP3播放器已存在多年,但苹果在2001年推出的iPod和iTunes,确实改变了人类听音乐的方式。iPod内置大容量存储,CD和卡带开始被淘汰,更何况它的设计也很时尚漂亮。 3、AbioCor人造心脏(2001年) 2001年,首起AbioCor人造心脏换心手术成功。和老式人造心脏不同的是,AbioCor的动力来源于自己,不仅降低了感染率,还提升了灵活性。 4、火狐浏览器(2002年) 自从网景浏览器在“第一次浏览器大战”中因战败而消亡后,火狐是首个敢与微软IE叫板的网络浏览器。火狐是免费、开源的浏览器,专为那些不想困于Windows软件生态的人打造。遗憾的是,后来它逐渐被谷歌Chrome超越了。 5、Skype(2003) Skype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在它之前人与人交流主要靠电话,也就是听声音。有了Skype,人们能在聊天的时候看清对方脸上的表情。最重要的是,它完全是免费的。 6、Facebook(2004) Facebook不是第一个社交网络,它建立在MySpace、Bebo成功的基础之上。但Facebook确实最好用的社交网络,很快它的规模超越了所有前辈,发展为全世界第一大社交媒体。Facebook的用户不限背景、国籍和年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它与别人交流。 7、YouTube(2005) 2005年,三名前PayPal员工创办了YouTube,全世界最流行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的魅力在于,任何人都能分享自己的视频成果。由此带来的结果是,YouTube成了充斥着新闻事件、政治信息、音乐剪辑、搞笑片段、广告和宠物视频的大熔炉。 8、任天堂Wii(2006) 当索尼PlayStation和微软Xbox为争夺游戏主机市场而展开激烈角逐的时候,任天堂另辟蹊径开发出Wii,让用户在虚拟世界玩游戏的同时,让身体也能真正地“动”起来。Wii的手柄能检测到三维空间里的运动,甚至能当健身设备用。那之后,微软才开发出Kinect体感装置。 9、苹果iPhone(2007年) iPhone是首款面向大众市场推出的触屏智能手机,因为只用手就能操作,iPhone在推出后很快就获得了市场的认同。接下来的很多年里,iPhone一直统治着智能手机市场。统计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苹果累计已在全球售出超过9亿部iPhone。 10、BBC iPlayer(2007年) iPlayer是BBC推出的互联网电视服务,它诞生的时候,流媒体服务尚未完全崛起。iPlayer的诞生加速了流媒体服务的腾飞,通过iPlayer,用户不仅能看Channel 4、Channel 5的直播,也能点播电视电影。 11、亚马逊Kindle(2007) Kindle不是第一款电子阅读器,也不是外形最漂亮的电子阅读器,确实最廉价和最流行的电子阅读器,还无缝整合了亚马逊庞大的书库。如今亚马逊在电子阅读器市场的占比达到80%左右,Kindle彻底改变了我们阅读的方式。 12、谷歌Android(2008) 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后,用户欣喜若狂,其它智能手机厂商则一筹莫展,它们需要一款能与iOS竞争的系统,Android便应运而生。Android最初是为数码相机打造的开源系统,在2005年被谷歌收购,并改进为移动操作系统。除了iPhone,市面上所有主流智能手机,搭载的全都是Android。 13、Spotify(2008) 音乐流媒体服务Spotify诞生的时候,恰逢音乐盗版猖獗,它让大家能免费地“合法“听歌。在放音乐的时候,用户可自行选择是否要跳过广告,或是订阅没有广告的服务。Spotify诞生后用户一路激增,现在该服务已拥有1亿活跃用户和3000万订阅用户。 14、4G(2008) 2008年,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公布4G标准。4G的特点是速度快、高容量和低延迟,如今4G在世界各地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15、苹果iPad(2010年) 苹果在2010年推出第一代iPad,iPad不是苹果最有创新力的产品,但成功吸引了公众的所有关注,同时加速了平板时代的到来。直到现在,就算Android系统稳占主导地位,iPad仍然是最流行的平板电脑。不久之前,苹果又推出了可替代企业级笔记本的iPad Pro。 16、日产聆风(2010) 电动汽车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概念之一,目前市面上约有30款可在公路上行驶的全电动客车,日产聆风湿其中最畅销的一款。统计数据显示,聆风在全球35个国家的总销量超过20万台。 17、IBM Watson赢了智力竞赛Jeopardy(2011) IBM开发的超级计算机Watson,是基于自然语言打造的人工智能系统。2011年,它在美国的智力竞赛Jeopardyz中,赢了史上胜率最高的两位人类选手,是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自那以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苹果Siri、微软Cortana相继诞生。2016年,谷歌DeepMind击败了韩国围棋棋手李世石,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再次取得突破。 18、谷歌无人驾驶汽车(2012)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尚未正式推出,但大家都知道,2012年起谷歌已开始在加州进行测试,目标是在2017年正式将其推出。据说,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最高时速是25英里每时,被认为将彻底改变城市未来的交通方式。 19、Tinder(2012) Tinder专为年轻人打造,而且改变了年轻人的约会方式。在这款应用程序里,用户只要向左向右滑动,就能选择不同的约会对象。据说,到2014年,Tinder的每日活跃用户达到1000万。
以下是21世纪100项伟大的发明: 量子理论:普朗克的丰碑2.《梦的解析》:一本惊世骇俗的书3.X射线:让我们永远铭记伦琴4.诺贝尔奖:国际最高荣誉奖5.空调:这里四季如春6.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造就了一位火箭之父7.“飞行者”1号:划时代的飞行8.第一只电子管诞生:世界进入电子时代9.相对论:科学的新纪元10.真空三极管:“放大”了的电子世界11.洗衣机:解放妇女劳动力12.“毛里塔尼亚”号:海上“移动城市”13.同位素:揭示元素新奥秘14.磁悬浮列车:会“飞”的列车15.霓虹:不夜的明珠16.维生素:让生命之树常青17.人造棉:大众消费大众爱18.第一条汽车生产线:每一分钟生产一辆车19.大陆漂移说:大陆本是一个整块的20.噬菌体:细菌的天敌21.环流图案:勾勒出大气层运动的轨迹22.卡介苗:赶走结核病23.彩色胶片:把你的微笑留下24.冰箱:开启了一个“清凉世界”25.环球飞行:让梦想升空26.量子力学:揭开微观世界的奥秘27.电视:打开新世界的窗户28.青霉素:细菌的克星29.地幔对流:大陆漂移的内在动力30.石英钟:精确把握每分每秒31.拉链:天衣无缝32.微波通信线路:科技进步的“催化剂”33.电子显微镜:人类的第三只眼34.心脏起搏器:给人的心脏加把力35.高速公路:要想富,先修路36.尼龙:开辟了纺织新天地37.雷达:人类的“千里眼”38.图林机:图林的杰出贡献39.射电望远镜:让我们走进太空40.圆珠笔:书写工具之王41.无籽西瓜:满足人类新口味42.首座核反应堆:人类登陆原子新世界43.人工肾脏:人造的血液清洗厂44.原子弹爆炸:“小玩意儿”震惊世界45.埃尼阿克:信息时代的启明星46.核磁共振:打开“黑箱”的钥匙47.碳14测年法:考古学的时钟48.微波炉:炊用炉具的革命49.晶体管:人类微电子革命的先声50.信息论:让信息传播更灵通51.信用卡:一卡行天下52.录像机:昔日重来53.氢弹爆炸:推动人类和平利用核能54.DNA破译:揭示生命奥秘的金钥匙55.核潜艇:隐蔽杀手56.第一座核电站:恶魔变天使57.避孕药:为优生优育作出杰出贡献58.人造地球卫星:开发高远位置资源59.激光:人类的希望之光60.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人类忠实的耕耘者61.第一颗气象卫星:看云识天气62.抽水马桶:冲去生活的烦忧63.“东方”1号:加加林飞离地球64.夸克模型: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65.断手再植:中国医生的创举66.IBM360:身价50亿美元的电脑67.杂交水稻:开创稻谷培育新纪元68.电视电话:天涯若比邻69.人工合成胰岛素:中国人的骄傲70.心脏移植:把我的心放在你的心里71.板块构造说:地球像积木72.深海钻探:海底世界真奇妙73.智能机器人:像人一样聪明74.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75.“阿波罗”飞船:从地球到月球76.“? 首印焙呕鸺航死嗨腿胩?BR>77.PC的诞生:计算机走向大众78.CT扫描仪:二十世纪的“照妖镜”79.光纤通信: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石80.游戏机:电子时代的时尚娱乐81.移动电话:现代“顺风耳”82.中子弹:但愿它的诞生就是终结83.试管婴儿:人类的新孩子84.告别天花:恶梦完了85.“哥伦比亚”号:人类的登天之梯86.乙肝疫苗:人类健康有保障87.数字式电视机:未来电视的雏形88.五笔字型:中国汉字再创辉煌89.多媒体:电脑魔术师90.人类基因组工程:掀开生命天书91.环球网:二十一世纪的大众媒体92.“生物圈”2号:去别的星球生活93.信息高速公路:新世纪的生存之道94.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95.航天器对接:科学在太空握手96.克隆羊:生物学界的大地震97.“探路者”号:首访火星的使者98.人机对弈:挑战人类自我99.阿尔法磁谱仪:寻找宇宙起源 100.“曙光”号升空:建设国际空间
苹果iPhone,蓝牙,谷歌,苹果pad
2020不也是21世纪吗?那5G不就是吗
tuuuū湖上泛舟游的地方?我是个人就要去掉吗?我是个人就要去除黑头美白补水控油收缩毛孔面膜贴,我们都会有些不是我 便是你的确是不是很开心,我们都会有些不是我 便是你的确是不是很开心,我们都会有些不是我 便是你
以下是21世纪100项伟大的发明: 量子理论:普朗克的丰碑2.《梦的解析》:一本惊世骇俗的书3.X射线:让我们永远铭记伦琴4.诺贝尔奖:国际最高荣誉奖5.空调:这里四季如春6.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造就了一位火箭之父7.“飞行者”1号:划时代的飞行8.第一只电子管诞生:世界进入电子时代9.相对论:科学的新纪元10.真空三极管:“放大”了的电子世界11.洗衣机:解放妇女劳动力12.“毛里塔尼亚”号:海上“移动城市”13.同位素:揭示元素新奥秘14.磁悬浮列车:会“飞”的列车15.霓虹:不夜的明珠16.维生素:让生命之树常青17.人造棉:大众消费大众爱18.第一条汽车生产线:每一分钟生产一辆车19.大陆漂移说:大陆本是一个整块的20.噬菌体:细菌的天敌21.环流图案:勾勒出大气层运动的轨迹22.卡介苗:赶走结核病23.彩色胶片:把你的微笑留下24.冰箱:开启了一个“清凉世界”25.环球飞行:让梦想升空26.量子力学:揭开微观世界的奥秘27.电视:打开新世界的窗户28.青霉素:细菌的克星29.地幔对流:大陆漂移的内在动力30.石英钟:精确把握每分每秒31.拉链:天衣无缝32.微波通信线路:科技进步的“催化剂”33.电子显微镜:人类的第三只眼34.心脏起搏器:给人的心脏加把力35.高速公路:要想富,先修路36.尼龙:开辟了纺织新天地37.雷达:人类的“千里眼”38.图林机:图林的杰出贡献39.射电望远镜:让我们走进太空40.圆珠笔:书写工具之王41.无籽西瓜:满足人类新口味42.首座核反应堆:人类登陆原子新世界43.人工肾脏:人造的血液清洗厂44.原子弹爆炸:“小玩意儿”震惊世界45.埃尼阿克:信息时代的启明星46.核磁共振:打开“黑箱”的钥匙47.碳14测年法:考古学的时钟48.微波炉:炊用炉具的革命49.晶体管:人类微电子革命的先声50.信息论:让信息传播更灵通51.信用卡:一卡行天下52.录像机:昔日重来53.氢弹爆炸:推动人类和平利用核能54.DNA破译:揭示生命奥秘的金钥匙55.核潜艇:隐蔽杀手56.第一座核电站:恶魔变天使57.避孕药:为优生优育作出杰出贡献58.人造地球卫星:开发高远位置资源59.激光:人类的希望之光60.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人类忠实的耕耘者61.第一颗气象卫星:看云识天气62.抽水马桶:冲去生活的烦忧63.“东方”1号:加加林飞离地球64.夸克模型: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65.断手再植:中国医生的创举66.IBM360:身价50亿美元的电脑67.杂交水稻:开创稻谷培育新纪元68.电视电话:天涯若比邻69.人工合成胰岛素:中国人的骄傲70.心脏移植:把我的心放在你的心里71.板块构造说:地球像积木72.深海钻探:海底世界真奇妙73.智能机器人:像人一样聪明74.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75.“阿波罗”飞船:从地球到月球76.“? 首印焙呕鸺航死嗨腿胩?BR>77.PC的诞生:计算机走向大众78.CT扫描仪:二十世纪的“照妖镜”79.光纤通信: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石80.游戏机:电子时代的时尚娱乐81.移动电话:现代“顺风耳”82.中子弹:但愿它的诞生就是终结83.试管婴儿:人类的新孩子84.告别天花:恶梦完了85.“哥伦比亚”号:人类的登天之梯86.乙肝疫苗:人类健康有保障87.数字式电视机:未来电视的雏形88.五笔字型:中国汉字再创辉煌89.多媒体:电脑魔术师90.人类基因组工程:掀开生命天书91.环球网:二十一世纪的大众媒体92.“生物圈”2号:去别的星球生活93.信息高速公路:新世纪的生存之道94.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95.航天器对接:科学在太空握手96.克隆羊:生物学界的大地震97.“探路者”号:首访火星的使者98.人机对弈:挑战人类自我99.阿尔法磁谱仪:寻找宇宙起源 100.“曙光”号升空:建设国际空间
苹果iPhone,蓝牙,谷歌,苹果pad
2020不也是21世纪吗?那5G不就是吗
tuuuū湖上泛舟游的地方?我是个人就要去掉吗?我是个人就要去除黑头美白补水控油收缩毛孔面膜贴,我们都会有些不是我 便是你的确是不是很开心,我们都会有些不是我 便是你的确是不是很开心,我们都会有些不是我 便是你

21世纪人类发明了什么?21世纪人类的科技发明有:3D打印、物联网、人工智能、基因测序、纳米技术、修复手套、无人驾驶汽车、移动支付、人造肌肉等。 21世纪人类社会,3D打印已经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基因测序等,一起被研究人员誉为21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前沿技术。世界各国纷纷加快了在无人驾驶、机器人、5G等领域的布局速度,这使得许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前沿技术被研发出来,并逐步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 相关知识 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研究结构尺寸在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纳米科学技术是以许多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它是动态科学和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结合的产物,纳米科学技术又将引发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 例如:纳米物理学、纳米生物学、纳米化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技术和纳米计量学等。 修复手套 2004年,阿伯尔法特凭借他发明的“修复手套”获得了当年的“尤里卡科学奖”。“修复手套”是一种植入了能模仿人手生物力学的特殊致动器和传感器的装置。机械手研究实验室设计“修复手套”的目的是为了制造一种具有人工肌肉的“外衣”。 这种“外衣”能够帮助人体重运动。全世界的科学家、程序设计员、发明者都在开发复制、替代人体结构或者帮助人体的创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 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汽车的一种,也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的目的。 据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最新报告显示,2010年到 2015年间,与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相关的发明专利超过22000件,并且在此过程中,部分企业已崭露头角,成为该领域的行业领导者。

21世纪人类的科技发明有:3D打印、物联网、人工智能、基因测序、纳米技术、修复手套、无人驾驶汽车、移动支付、人造肌肉等。 21世纪人类社会,3D打印已经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基因测序等,一起被研究人员誉为21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前沿技术。世界各国纷纷加快了在无人驾驶、机器人、5G等领域的布局速度,这使得许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前沿技术被研发出来,并逐步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 相关知识 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研究结构尺寸在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纳米科学技术是以许多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它是动态科学和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结合的产物,纳米科学技术又将引发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 例如:纳米物理学、纳米生物学、纳米化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技术和纳米计量学等。 修复手套 2004年,阿伯尔法特凭借他发明的“修复手套”获得了当年的“尤里卡科学奖”。“修复手套”是一种植入了能模仿人手生物力学的特殊致动器和传感器的装置。机械手研究实验室设计“修复手套”的目的是为了制造一种具有人工肌肉的“外衣”。 这种“外衣”能够帮助人体重运动。全世界的科学家、程序设计员、发明者都在开发复制、替代人体结构或者帮助人体的创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 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汽车的一种,也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的目的。 据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最新报告显示,2010年到 2015年间,与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相关的发明专利超过22000件,并且在此过程中,部分企业已崭露头角,成为该领域的行业领导者。

21世纪的发明有什么?二十一世纪世界十大科技成果和中国十大科技成果 2000年世界一、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二、美研制出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三、美开发出12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四、国际空间站迎来第一批长住宇航员五、科学家发现τ子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六、科学家发现存活了2.5亿年的细菌七、法国实施基因疗法首获成功八、艾滋病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两种能遏制整合酶运动的物质——二酮酸抑制 剂的化合物家族成员。试验表明,它们能阻止艾滋病毒遗传物质与人体白细胞遗传物质相结合。九、美科学家研制出分子开关十、科学家制造出直径0.4纳米的碳纳米管 中国一、袁隆平主持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二、在世界上率先破译对虾病毒遗传密码三、中科院金属所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纳米金属材料室温下的超塑延展性四、上海有机化学所率先合成高活性抗癌物质五、高性能计算机开发应用取得重大突破六、首次发现新的物质波干涉现象。七、中国网通宽带高速互联网开通八、在世界上首次完成生物制氢中试研究九、我国在世界上首创电磁式生物芯片十、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 2001年世界一.纳米技术领域获得多项重大成果。二.科学家发现RNA(核糖核酸)多才艺。它不仅是遗传物质的信使,还能执行其他工作。例如,1. 科学家去年发现一些RNA小片段能够使植物基因处于关闭状态。2.今年又在老鼠和人身上发现了 类似的“RNA干扰”现象。3.细胞生物学家还发现信使RNA是如何拼接在一起的,而信使RN A是DNA信息和蛋白质信息之间的生化连接。三.太阳中微子的失踪之谜被揭示。四.“人类基因组计划”同时公布进一步完善后的人类基因组图,提前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另 外,还有60多种生物的基因组在2001年被测定。五.两项超导发现将超导温度推向更高水平,科学家在实现室温零电阻电流的道路上又迈进一步。 六.科学家在发育中的神经系统里发现了分子信号如何诱导和压制神经轴突的生长,这将有助于科学家 找到修复受损成年神经的方法。七.一种新的抗癌药物、特效“智能炸弹”出现,专门对付致癌的明确生化缺陷。该药能抑制与某种白 血病有关的缺陷酶。八.玻色-爱因斯坦理论取得进展。九.国际气候变化专家调查组首次正式表明,过去50年中的全球变暖现象很可能是由大气中的温室气 体聚集造成的,人类、而非自然是全球变暖的原因。十.确定二氧化碳沉降。二氧化碳沉降吸收了美国当前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约三分之一。 中国一、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发射成功。二、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率先绘制完成 “中国卷”完成图的覆盖率从90%提高到100%,准确 率从99%提高到99.99%。三、我国首次独立完成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四、我国建成世界上最大种质资源库。 保存种质资源数量处于世界第一,长期贮存的种子数量达到3 3万多份。五、性能最高的超级服务器“曙光3000”研制成功六、科学家成功直接观察分子内部结构七、我国早期生命研究获重要成果 《中国澄江化石库中发现新的后口动物门》,并将这一奇特的绝灭 类群命名为“古虫动物门”。这是《自然》杂志近年来第6次公布舒德干等在“寒武纪生命大爆 发”研究这一重大前沿领域的系列性科学发现,为全面、准确揭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属性和力度 提供了可靠证据。八、我国新核素合成研究获突破九、全国土地资源“家底”摸清十、我国创世界棉花单产“三连冠” 2002年世界一.“小分子核糖核酸( micro-RNA)”被列为今年最重要的新发现。二.太阳中微子丢失之谜被揭破;三.水稻和蚊子等基因组测序工作完成;四.成功拍摄宇宙“婴儿”期照片;五.冷热体验机理研究获新突破;六.超快速摄影捕捉到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七.发现有助于实现人体生物钟调节的新型光敏细胞;八.开发出太空摄影新技术;九.开发出拍摄细胞三维图像的新技术;十.发现6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盖骨。 中国一.中国科学家率先绘制出水稻基因组精细图和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图。二."神舟"三号、四号飞船发射成功。三.中国发现首个世界级大气田,探明储量六千多亿立方米。四.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五.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制成功。六.中国已初步掌握当代CPU关键设计制造技术。七.浙江省农科院培育出世界上含油量最高的油菜新品系。八."神光二号"巨型激光器研制成功。九.北京大学医学部科学家初步揭开人类细胞衰老之谜。十.联想推出首台实测速度超过万亿次计算机。 2003年世界一、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最小的纳米电动机二、世界卫生组织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科学家还完成了“非典” 病毒基因组测序。三、多国科学家相继破译人类第十四号、七号、六号和Y染色体。四、科学家首次测出引力速度。这次实验再次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正确的。科学家确信引力传播的 速度与光速相等。五、国际科研小组创造世界最低温度纪录。国际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内达到了仅仅比绝对零度高零点五 纳开尔文的温度,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达到绝对零度以上一纳开以内的极端低温。六、世界第一个修补大脑的芯片问世(美国)。七、二00三年六月二日欧洲和美国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八、干细胞研究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美国科学家首次对人类胚胎干细胞完成了基因工程操作,在干 细胞应用于医疗研究上前进了一大步;日本科学家用猴子胚胎干细胞成功生成血管和神经,大大拓 宽了再生医疗的前景,日本科学家还首次培育出人体胚胎干细胞;法国科学家首次用胚胎干细胞培 育出生殖细胞;澳大利亚科学家首次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肺细胞;中国科学家首次将人类皮肤细胞 与兔子卵细胞融合,培植出人类胚胎干细胞;美国科学家发现鼠的胚胎干细胞在培养皿中既能发育 成精子也能发育成卵子,新发现对研究生殖细胞发育和某些不育症也许会有帮助。九、日本研制出量子计算机基本电路。十、美国科学家发现暗能量存在的直接证据。 中国一.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二.科学家揭示出水稻高产的分子奥秘和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超级杂交水稻示范田平均亩产 达800多公斤。三.抗击非典科研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四. 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和全同金属纳米团簇取得突破进展,在300摄氏度的环境中成功实现纯铁 块表面氮化,研制成功一种新纳米材料—全同金属纳米团簇;五.上海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浮列车示范线并运行成功;六.三峡水库蓄水成功、永久船闸通航、首批发电机组全部投产。七.中国科技大学在量子通信实验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为未来远距离量子通信等奠定了基础;八.百万亿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研制成功;九.中国科学院等离子所可控热核聚变实验研究获重大突破,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十.发现长着4个翅膀的恐龙,为鸟类飞行起源于树栖动物、经历了一个滑翔阶段的假说提供了关键性 证据。 2004年世界一.“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并发现有水的证据;二.美超音速飞机创飞行时速超万公里新纪录三.“卡西尼”号飞船成功进入土星轨道;四.韩、美科学家首次利用克隆技术获得人类胚胎干细胞;五.美科学家首次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观测到单个电子;六.美研发利用核反应堆大规模制氢技术;七.日开开发出世界最快光通信技术;八.美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最遥远的大天体;九.法艾滋病病毒抗体研究获得重要进展;十.以、美科学家研制成能够停止或暂停的分子马达。 中国一.10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启用并跻身世界十强;二.我国首座国产化商用核电站建成投产;三.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实现商业运营;四.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开通;五.“探测二号”卫星发射成功;六.纳米“超级开关”材料研制成功;七.高精度水下定位导航系统研制成功;八.我国科学家破解膜蛋白晶体结构难题;九.我国量子信息实验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十.我国海域油气资源战略调查获重大突破
电话互联网。
互联网
超薄电脑

二十一世纪世界十大科技成果和中国十大科技成果 2000年世界一、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二、美研制出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三、美开发出12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四、国际空间站迎来第一批长住宇航员五、科学家发现τ子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六、科学家发现存活了2.5亿年的细菌七、法国实施基因疗法首获成功八、艾滋病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两种能遏制整合酶运动的物质——二酮酸抑制 剂的化合物家族成员。试验表明,它们能阻止艾滋病毒遗传物质与人体白细胞遗传物质相结合。九、美科学家研制出分子开关十、科学家制造出直径0.4纳米的碳纳米管 中国一、袁隆平主持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二、在世界上率先破译对虾病毒遗传密码三、中科院金属所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纳米金属材料室温下的超塑延展性四、上海有机化学所率先合成高活性抗癌物质五、高性能计算机开发应用取得重大突破六、首次发现新的物质波干涉现象。七、中国网通宽带高速互联网开通八、在世界上首次完成生物制氢中试研究九、我国在世界上首创电磁式生物芯片十、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 2001年世界一.纳米技术领域获得多项重大成果。二.科学家发现RNA(核糖核酸)多才艺。它不仅是遗传物质的信使,还能执行其他工作。例如,1. 科学家去年发现一些RNA小片段能够使植物基因处于关闭状态。2.今年又在老鼠和人身上发现了 类似的“RNA干扰”现象。3.细胞生物学家还发现信使RNA是如何拼接在一起的,而信使RN A是DNA信息和蛋白质信息之间的生化连接。三.太阳中微子的失踪之谜被揭示。四.“人类基因组计划”同时公布进一步完善后的人类基因组图,提前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另 外,还有60多种生物的基因组在2001年被测定。五.两项超导发现将超导温度推向更高水平,科学家在实现室温零电阻电流的道路上又迈进一步。 六.科学家在发育中的神经系统里发现了分子信号如何诱导和压制神经轴突的生长,这将有助于科学家 找到修复受损成年神经的方法。七.一种新的抗癌药物、特效“智能炸弹”出现,专门对付致癌的明确生化缺陷。该药能抑制与某种白 血病有关的缺陷酶。八.玻色-爱因斯坦理论取得进展。九.国际气候变化专家调查组首次正式表明,过去50年中的全球变暖现象很可能是由大气中的温室气 体聚集造成的,人类、而非自然是全球变暖的原因。十.确定二氧化碳沉降。二氧化碳沉降吸收了美国当前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约三分之一。 中国一、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发射成功。二、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率先绘制完成 “中国卷”完成图的覆盖率从90%提高到100%,准确 率从99%提高到99.99%。三、我国首次独立完成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四、我国建成世界上最大种质资源库。 保存种质资源数量处于世界第一,长期贮存的种子数量达到3 3万多份。五、性能最高的超级服务器“曙光3000”研制成功六、科学家成功直接观察分子内部结构七、我国早期生命研究获重要成果 《中国澄江化石库中发现新的后口动物门》,并将这一奇特的绝灭 类群命名为“古虫动物门”。这是《自然》杂志近年来第6次公布舒德干等在“寒武纪生命大爆 发”研究这一重大前沿领域的系列性科学发现,为全面、准确揭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属性和力度 提供了可靠证据。八、我国新核素合成研究获突破九、全国土地资源“家底”摸清十、我国创世界棉花单产“三连冠” 2002年世界一.“小分子核糖核酸( micro-RNA)”被列为今年最重要的新发现。二.太阳中微子丢失之谜被揭破;三.水稻和蚊子等基因组测序工作完成;四.成功拍摄宇宙“婴儿”期照片;五.冷热体验机理研究获新突破;六.超快速摄影捕捉到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七.发现有助于实现人体生物钟调节的新型光敏细胞;八.开发出太空摄影新技术;九.开发出拍摄细胞三维图像的新技术;十.发现6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盖骨。 中国一.中国科学家率先绘制出水稻基因组精细图和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图。二."神舟"三号、四号飞船发射成功。三.中国发现首个世界级大气田,探明储量六千多亿立方米。四.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五.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制成功。六.中国已初步掌握当代CPU关键设计制造技术。七.浙江省农科院培育出世界上含油量最高的油菜新品系。八."神光二号"巨型激光器研制成功。九.北京大学医学部科学家初步揭开人类细胞衰老之谜。十.联想推出首台实测速度超过万亿次计算机。 2003年世界一、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最小的纳米电动机二、世界卫生组织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科学家还完成了“非典” 病毒基因组测序。三、多国科学家相继破译人类第十四号、七号、六号和Y染色体。四、科学家首次测出引力速度。这次实验再次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正确的。科学家确信引力传播的 速度与光速相等。五、国际科研小组创造世界最低温度纪录。国际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内达到了仅仅比绝对零度高零点五 纳开尔文的温度,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达到绝对零度以上一纳开以内的极端低温。六、世界第一个修补大脑的芯片问世(美国)。七、二00三年六月二日欧洲和美国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八、干细胞研究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美国科学家首次对人类胚胎干细胞完成了基因工程操作,在干 细胞应用于医疗研究上前进了一大步;日本科学家用猴子胚胎干细胞成功生成血管和神经,大大拓 宽了再生医疗的前景,日本科学家还首次培育出人体胚胎干细胞;法国科学家首次用胚胎干细胞培 育出生殖细胞;澳大利亚科学家首次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肺细胞;中国科学家首次将人类皮肤细胞 与兔子卵细胞融合,培植出人类胚胎干细胞;美国科学家发现鼠的胚胎干细胞在培养皿中既能发育 成精子也能发育成卵子,新发现对研究生殖细胞发育和某些不育症也许会有帮助。九、日本研制出量子计算机基本电路。十、美国科学家发现暗能量存在的直接证据。 中国一.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二.科学家揭示出水稻高产的分子奥秘和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超级杂交水稻示范田平均亩产 达800多公斤。三.抗击非典科研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四. 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和全同金属纳米团簇取得突破进展,在300摄氏度的环境中成功实现纯铁 块表面氮化,研制成功一种新纳米材料—全同金属纳米团簇;五.上海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浮列车示范线并运行成功;六.三峡水库蓄水成功、永久船闸通航、首批发电机组全部投产。七.中国科技大学在量子通信实验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为未来远距离量子通信等奠定了基础;八.百万亿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研制成功;九.中国科学院等离子所可控热核聚变实验研究获重大突破,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十.发现长着4个翅膀的恐龙,为鸟类飞行起源于树栖动物、经历了一个滑翔阶段的假说提供了关键性 证据。 2004年世界一.“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并发现有水的证据;二.美超音速飞机创飞行时速超万公里新纪录三.“卡西尼”号飞船成功进入土星轨道;四.韩、美科学家首次利用克隆技术获得人类胚胎干细胞;五.美科学家首次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观测到单个电子;六.美研发利用核反应堆大规模制氢技术;七.日开开发出世界最快光通信技术;八.美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最遥远的大天体;九.法艾滋病病毒抗体研究获得重要进展;十.以、美科学家研制成能够停止或暂停的分子马达。 中国一.10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启用并跻身世界十强;二.我国首座国产化商用核电站建成投产;三.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实现商业运营;四.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开通;五.“探测二号”卫星发射成功;六.纳米“超级开关”材料研制成功;七.高精度水下定位导航系统研制成功;八.我国科学家破解膜蛋白晶体结构难题;九.我国量子信息实验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十.我国海域油气资源战略调查获重大突破
电话互联网。
互联网
超薄电脑
电话互联网。
互联网
超薄电脑

21世纪有那些重大发明1、中国高铁——通车里程全球第一,并走向世界。 高铁技术起源于日欧,如今中国却一马当先。穿越塞北风区,翻过岭南山川,从重要城市之间的单线,到“八纵八横”蓝图徐徐展开。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轨道交通开始由中国高铁领跑。高铁不仅成为很多人出行的首选,同时也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从追赶到引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中国高铁走过了高效而辉煌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研制过程中大量采用中国国家标准,在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陆东福说。 截至去年底,中国累计投入运行的高铁动车组达到2595组,超过全球总量的60%,通车高铁里程长达2万多公里。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4.5万公里,比绕地球赤道一周还要长。从安卡拉到伊斯坦布尔,从莫斯科到喀山,从匈牙利到塞尔维亚,本土之外,中国高铁加速走向世界。 2、网购——“动动指尖”,商店饭店搬回家。 1969年,美国启用了国防部建设的军用“阿帕网”。25年后,一条64K的国际专线从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连入Internet,中国互联网蹒跚起步。 一根网线改变中国。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如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网民超过7亿。“6·18”、双“11”、春节、五一、国庆……国民网上购物的狂欢日越来越多。数据显示,今年“6·18”开场仅7分钟,天猫国际成交破亿元;京东商城15个小时累计下单金额超千亿元。 中国网购为世界经济输出“互联网商机”。从中国本土到越南、泰国等亚洲邻国,到远在地球另一端的阿根廷、巴西“剁手党”全球网购嗨翻天。 3、支付宝——二维码取代卖菜大妈的零钱筐。 鲜有人想过,有一天中国人可以玩一种“魔法”,跨越物物交换,取代各种货币,轻松“扫一扫”交易即完成。“魔法”无边,支付宝的应用迅速扩散开来。截至2017年7月31日,移动支付活跃账户和日均支付交易笔数均超过6亿。 腾讯和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智慧生活指数报告显示,84%的被访者表示“不带钱、只带手机出门”可以“很淡定”。今年8月的支付宝无现金日,将有1000万线下商户参与。 4、共享单车——绿色出行“说走就走”。 2017年6月,摩拜完成6亿美元新一轮融资;7月初,ofo也宣布完成7亿美元新一轮融资。短短两年时间,多彩的共享单车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街小巷。目前摩拜单车在全球运营超过500万辆,日订单量最高超过2500万辆,注册用户超过1亿。 自行车生产企业,一度是被边缘化的传统行业,却随着中国共享单车的出海,一跃成为朝阳产业。今年ofo与凤凰合作的海外共享单车产能将达到100万辆。 席卷中国大江南北之后,共享单车的身影出现在了“英国单车之都”剑桥。街头看到一片片共享单车,那是从中国飘来的橘红色云彩。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中国飞速发展的共享单车是中国引领世界创新的一个例子。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到分享知识、技能、劳务……“分享经济”的概念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如今在中国土地上迅速生长,并带来生活方式的巨变。 国家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未来几年,中国共享经济仍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 5、SixthSense 来源于一项神奇的高科技,这项高科技被命名为“第六感通讯科技”。据说,这套装置的费用仅仅350美元,它能让你不改变平时生活习惯的情况下随时随地的享受各种服务。 比如,你到超市买东西,想搜一下关于你买物品的一些信息,那么你可以用该科技装置中的摄像头来获取物品包装上的一些信息,用来进行联网查询。 如果你到外地旅游,看到美丽的风景,想留作纪念,你可以用你的手指做照相的姿势,然后你手指上的感应芯片会帮你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通过摄像设备,将你拍摄的内容投放墙上,或一张纸上。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新四大发明”:标注中国,启示世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ixthSense
蒸汽机: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的发展 传统的马力或者水力无法提供工业革命所需的动力,蒸汽机能量的开发为世界带来了一种更有效更强大的动力。虽说古人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但直到瓦特的蒸汽机面市后,才真正开启了蒸汽机的商业价值。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蒸汽机的开发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因为蒸汽机的出现带动了冶金、煤矿和纺织业的发展。蒸汽机的出现及纺织业的机械化,提高了工业的用铁量。由于英国拥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冶铁技术和煤矿业的改进,同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1804年出现的蒸汽机火车和1807年出现的蒸汽机轮船大大改善了运输条件,辅助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电话:掀开人类通讯史的新篇章 “沃森先生,请立即过来,我需要帮助!”这是1876年3月10日电话发明人亚历山大·贝尔通过电话成功传出的第一句话,电话从此诞生了,人类通讯史从此掀开了一个全新的篇章。 人类进行无线通讯的梦想则是1973年在美国纽约实现的。当时,这台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手机体积大,重达1.9 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大哥大”。26年后的今天,世界最小的手机也诞生了,它只有寻呼机那么大,也比第一代手机轻了不少。 1964年是人类通讯史上另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年夏天,全世界成千上万的观众通过电视第一次收看由卫星转播的日本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实况。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通过电视屏幕同时间观看千里之外发生的事,人们除了感叹奥运精彩壮观的开幕式和各种比赛外,更惊叹于科技的进步。这一切都归功于哈罗德·罗森发明的地球同步卫星。 1969年夏天,国际互联网的雏形在美国出现,它由四个电脑网站组成,一个在加州大学分校,另三个在内华达州。1972年,实验人员首次在实验网络上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这标志着国际互联网开始与通讯相结合。到了90年代,国际互联网开始转为商业用途。1995年网络发展到第一个高潮,这一年被称为国际互联网年。在电子商业浪潮的推动下,国际互联网在21世纪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更加深远。 汽车:载着时代向前奔驶 汽车改变了人类的整个交通状况,拥有汽车工业成了每一个强大工业国家的标志。 汽车走过这样一段历史:1771年,法国人居纽设计出蒸汽机三轮车;1860年,法国人雷诺制造出了以煤炭瓦斯为燃料的汽车发动机;1885年,德国人本茨和戴姆勒各自完成了装有高速汽油发动机的机车和装有二冲程汽油发动机的三轮汽车,并且成功企业化;1908年,美国人福特采用流水式生产线大量生产价格低、安全性能高、速度快的T型汽车。汽车的大众化由此开始;1912年,凯迪拉克公司推出电子打火启动车,使妇女也开始爱上汽车;1926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戴姆勒·本茨公司成立;1934年,第一辆前轮驱动汽车面世;1940年,大战令许多汽车制造商停产,欧洲车商开始转向生产军用车辆;50年代,德国沃尔沃的甲壳车轿车一经推出就成为最受欢迎的汽车;1970年到2000 年,日本车在亚洲走俏,丰田、本田、三菱以及日产特高技术小型车入侵欧美市场,改写了欧美牌子垄断的局面。 实际上,汽车的发明使人类的机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使20世纪人类的视野更加开阔,更追求自由。当然,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道路网挤占土地资源、大气污染和高昂的车费等问题,但不管怎么说,汽车确实载着人类向前发展,向前奔驶。 电视:人类自己创造的“魔鬼” 现代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不喝水,但不能一天没有电视。 电视的设想和理论早在1870年就出现过。1884年,德国发明家保罗?尼普科夫设计了全个穿孔的“扫描圆盘 ”,当圆盘转动的时候,小孔把景物碎分成小点,这些小点随即转换成电信号,另一端的接收机把信号重组成与原来图像相同但粗糙的影像。1926年,苏格兰人约翰·贝蒙德采用尼普科夫的“大圆盘”制造了影像机。 真正制造出画面稳定的电视是从俄罗斯移民到美国的拉基米尔·佐里金和出生在美国犹它州的菲洛·法恩斯沃思。在 1939年的世界博览会上,世界第一台真正清晰的电视开播,电视真正诞生了。 登月:人类航天史上迈出一大步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刹那所说的名言“对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迈出一大步”牢牢铭记在地球人的心上。 1969年7月20日下午4时,全世界5亿电视观众都看到了“黑黝黝”的画面,画面深处传来一个来自外太空的声音:“休斯顿,这里是静海基地,鹰舱已经登陆!”接下来,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宇宙飞船上的两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问休斯顿宇航中心:“我们不想休息四小时,我们想马上登月。”休斯顿回答:“同意立即登月!”接着,阿姆斯特朗背朝外,开始从九级梯子缓缓爬下。全世界5亿人都看到了这一场景。 登月确确实实是人类航天科技的一大进步,因为正如最后一名登月者塞尔南上校所说的:“在月球遥望地球,我看不到任何国界,我觉得地球就是一个整体,我的整个思想也就开阔了。” 电脑:人类未来的希望 1946年2月4日,美国军方和政府部门的代表、著名的科学家一起挤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房间里。当一位陆军将军轻轻按下电钮后,占满整整三堵墙的机器立即亮了起来,人们热烈鼓掌,高声欢呼:“ENIAC活了!”并且向总工程师埃科特祝贺。“ENIAC”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基因:破解生命的千古密码 10多年前,科学界就预言说,21世纪是一个基因工程世纪。人类基因工程走过的主要历程怎样呢?1866年,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神父发现生物的遗传基因规律;1868年,瑞士生物学家弗里德里希发现细胞核内存有酸性和蛋白质两个部分。酸性部分就是后来的所谓的DNA;1882年,德国胚胎学家瓦尔特弗莱明在研究蝾螈细胞时发现细胞核内的包含有大量的分裂的线状物体,也就是后来的染色体;1944年,美国科研人员证明DNA是大多数有机体的遗传原料,而不是蛋白质;1953年,美国生化学家华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宣布他们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果,奠下了基因工程的基础;1980年,第一只经过基因改造的老鼠诞生;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诞生;1999年,美国科学家破解了人类第 22组基因排序列图;未来的计划是可以根据基因图
21世纪才刚起头呢大哥,目前还没有足以影响世界的重大发明 比较有价值的发明则有以下几项 修复手套澳大利亚悉尼:普亚·阿伯尔法特希在北海岸皇家医院机械手研究实验室工作,28岁的米克正在这里接受治疗。2个月前,米克不幸遇到车祸,双手和胸部以下完全丧失知觉。他可以移 动手臂,但无法握紧手中的物体。如今,米克戴上了阿伯尔法特发明的“修复手套”。“修复手套”是一种植入了能模仿人手生物力学的特殊致动器和传感器的装置。这也是米克第一次试用这种手套,实验室所有人全都盯着他的手。阿伯尔法特紧张地按下与米克身体连接在一起的电脑界面的控制杆,忽然间,米克的手自车祸以来第一次合拢了一下。他将在未来满怀希望利用自己的身体,因为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机械手研究实验室设计“修复手套”的目的是为了制造一种具有人工肌肉的“外衣”。这种“外衣”能够帮助人体重新运动。机械手研究实验室并不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从事人体功能研究的机构,全世界的科学家、程序设计员、发明者都在开发复制、替代人体结构或者帮助人体的创新技术。 仿生心脏狗在人工心脏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南美洲乌拉圭:1957年,科学家首次用外部半退化心脏替换了狗的心脏,而那时,现为蒙得维的亚著名心脏病专家的胡安·吉亚姆布卢诺博士还是个小孩。心脏在被替换后,那条狗存活了90分钟,此事也被看作是人工心脏开发工作的第一个里程碑事件。大约20年前,当第一颗全人工心脏(TAH)被移植到病人身上时,吉亚姆布卢诺博士还只是一位心脏病专家。在看到这些粗糙的移植装置不断遭受失败后,吉亚姆布卢诺博士当时发誓将来一定要设计出真正可靠的人工心脏,移植者不仅能存活,而且还能维持相对正常的生活。经过多年不知疲倦的工作后,吉亚姆布卢诺的发明差不多完成了。令人奇怪的是,他的发明与此前科学家的发明完全不同,看上去与真正的心脏无异。吉亚姆布卢诺说:“这是个秘密!”同位移植人工心脏(CATO)是一种能全面模仿人类心脏的装置,由血液室(心室)、阀(瓣膜)以及能把血液吸入肺动脉和主动脉的特殊致动装置组成。吉亚姆布卢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把包括电源在内的人工心脏装置移植到心脏通常所处位置的有限空间内。吉亚姆布卢诺曾经拿母牛做实验,并获得巨大成功,这也为他成功给同位移植人工心脏申请专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吉亚姆布卢诺将成功归结为"医学发明"的人工心脏装置,而他并不认同自己的发明是“工程发明”。 神经转化神经转换技术将可以帮助像斯蒂芬·霍金这样的残疾人用神经信号同别人交流。英国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时间简史》的作者斯蒂芬·霍金21岁时被诊断患有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从那以后,除了几根手指外,霍金全身大部分活动功能都丧失了。霍金写有大量著作,并发表了多篇科学论文。多年来,他一直通过操作手中与电脑联网的拟声器键盘来发出声音。而现在他连这种能力都丧失了。尽管如此,他并没有丧失对未来的希望。一位叫彼得·沙恩·福特的澳大利亚程序设计员开发出一套系统。福特目前居住在美国的华盛顿。根据这套系统,像霍金这样的人今后可以不再受到自身残疾的限制,只要通过神经信号的提示便能与别人沟通。在听说霍金遭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疾病折磨的事情后,福特花多年时间开发出一种新型的人机联结界面:一个人可以利用皮肤表面电极接收神经信号,然后在经过人工智能分析后,便能够达到交流的目的。2002年,福特开始与霍金合作改善这套系统。经过改善后,这套系统被称为神经转化技术。2004年初,美国华盛顿特区一个四肢瘫痪、不能说话的男子利用神经信号旋转电视,这也一举创造了历史。最近,福特还利用神经信号控制的声音合成电脑程序邀请客人参加他的21世纪生日派对。 耳朵看世界大多数人都能想象看不见东西是什么样子。然而,只有少数人能想象出像蝙蝠一样通过声音感知方向。上世纪50年代,莱斯利·凯博士为英国海军开发探测潜水艇、鱼雷和地雷等水下物体的水下声纳技术时,就开始想象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概念。当时在许多人看来,凯的想法简直就像天方夜谭。1993年,他设计出一种声纳装置,这种装置能释放出超声波,还能发现其它物体和障碍物发出的反射。数据接着被转化成一连串能够听到的声音,这些声音在频率上与远处物体发出的声音相对应。可以想象,这有可能导致出现令人难以理解的噪音。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经过少许的培训,人类大脑似乎能将下意识地将这些声音转化为空间想象。如果要更好理解什么是空间想象,请按以下提示做练习:仔细看看你周围的物体,然后闭上眼睛,想象各种物体(比如身体一侧的桌子,背后的墙和地板上的球)出现在你身边的情况。这种感觉是空间想象或者意识的一部分。这项技术为凯赢得了1998年度世界通信创新奖,如今全世界的盲人将在利用这项技术自信地行走在他们不熟悉的区域。在安装上这种设备后,一些盲人甚至还能骑自行车,击打像棒球一样的抛射物。这种值得关注的“本领”正是大脑适应新感官信息的复杂能力的明证。 人造肌肉2005年3月7日,世界将会首次看到人与“人造肌肉”驱动的仿生胳膊进行的摔跤比赛。研究人造肌肉的工作始于上个世纪40年代,但只是在最近的10年里才取得了较大发展,因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中心研制出了特种聚合体和智能材料。明年的比赛将有三家研究中心参加,它们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州的“SRI International”、新墨西哥州“环境遥控设备公司”和瑞士的“瑞士材料试验与研究联合实验”公司,代表人类参赛的是帕纳·费尔森。费尔森是圣迭戈学区成绩最优秀的高中学生。确定在2005年3月进行的的这场比赛不论是帕纳获胜还是仿生胳膊获胜,加上人造肌肉研究的继续发展,未来我们很有可能看到世界上最强壮的人和最强大的仿生胳膊进行较量。 其实,让残疾人恢复原来的能力只是仿生科技的开始,现在谁也无法预测未来50年科技将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我们能够用意识控制互联网吗?我们能否用我们的眼光操纵录像机?我们能够花钱买个好梦吗?这些设想听起来象天方夜谭,但谁敢说将来他们不会变成现实呢。
纳米 克隆 摄像手机 蓝牙 神州5 6号 ●修复手套 “修复手套”是一种植入了能模仿人手生物力学的特殊致动器和传感器的装置。机械手研究实验室设计“修复手套”的目的是为了制造一种具有人工肌肉的“外衣”。这种“外衣”能够帮助人体重新运动。全世界的科学家、程序设计员、发明者都在开发复制、替代人体结构或者帮助人体的创新技术。 ●仿生心脏 同位移植人工心脏 CATO 是一种能全面模仿人类心脏的装置,由血液室 心室 、阀 瓣膜 以及能把血液吸入肺动脉和主动脉的特殊致动装置组成。 科学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把包括电源在内的人工心脏装置移植到心脏通常所处位置的有限空间内。科学家曾经拿母牛做实验,并获得巨大成功,这也为他成功给同位移植人工心脏申请专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神经转化 一位澳大利亚程序设计员开发出一套系统。根据这套系统,遭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疾病折磨的人今后可以不再受到自身残疾的限制,只要通过神经信号的提示便能与别人沟通。另一位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人机联结界面:一个人可以利用皮肤表面电极接收神经信号,然后在经过人工智能分析后,便能够达到交流的目的。两位科学家合作后,这套系统被称为神经转化技术。 ●耳朵看世界 莱斯利·凯博士设计出一种声纳装置,这种装置能释放出超声波,还能发现其他物体和障碍物发出的反射。数据接着被转化成一连串能够听到的声音,这些声音在频率上与远处物体发出的声音相对应。经过少许的培训,人类大脑似乎能下意识地将这些声音转化为空间想像。 这项技术赢得了1998年度世界通信创新奖,如今全世界的盲人将利用这项技术自信地行走在他们不熟悉的区域。 ●人造肌肉 研究人造肌肉的工作始于上个世纪40年代,但只是在最近的10年里才取得了较大发展,因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中心研制出了特种聚合体和智能材料。未来人类很有可能看到世界上最强壮的人和最强大的仿生胳膊进行较量。
一、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 二、美研制出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三、美开发出12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四、国际空间站迎来第一批长住宇航员五、科学家发现τ子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六、科学家发现存活了2.5亿年的细菌七、法国实施基因疗法首获成功八、艾滋病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两种能遏制整合酶运动的物质——二酮酸抑制 剂的化合物家族成员.试验表明,它们能阻止艾滋病毒遗传物质与人体白细胞遗传物质相结合.九、美科学家研制出分子开关十、科学家制造出直径0.4纳米的碳纳米管 中国一、袁隆平主持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二、在世界上率先破译对虾病毒遗传密码三、中科院金属所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纳米金属材料室温下的超塑延展性四、上海有机化学所率先合成高活性抗癌物质五、高性能计算机开发应用取得重大突破六、首次发现新的物质波干涉现象.七、中国网通宽带高速互联网开通八、在世界上首次完成生物制氢中试研究九、我国在世界上首创电磁式生物芯片 十、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

1、中国高铁——通车里程全球第一,并走向世界。 高铁技术起源于日欧,如今中国却一马当先。穿越塞北风区,翻过岭南山川,从重要城市之间的单线,到“八纵八横”蓝图徐徐展开。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轨道交通开始由中国高铁领跑。高铁不仅成为很多人出行的首选,同时也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从追赶到引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中国高铁走过了高效而辉煌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研制过程中大量采用中国国家标准,在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陆东福说。 截至去年底,中国累计投入运行的高铁动车组达到2595组,超过全球总量的60%,通车高铁里程长达2万多公里。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4.5万公里,比绕地球赤道一周还要长。从安卡拉到伊斯坦布尔,从莫斯科到喀山,从匈牙利到塞尔维亚,本土之外,中国高铁加速走向世界。 2、网购——“动动指尖”,商店饭店搬回家。 1969年,美国启用了国防部建设的军用“阿帕网”。25年后,一条64K的国际专线从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连入Internet,中国互联网蹒跚起步。 一根网线改变中国。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如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网民超过7亿。“6·18”、双“11”、春节、五一、国庆……国民网上购物的狂欢日越来越多。数据显示,今年“6·18”开场仅7分钟,天猫国际成交破亿元;京东商城15个小时累计下单金额超千亿元。 中国网购为世界经济输出“互联网商机”。从中国本土到越南、泰国等亚洲邻国,到远在地球另一端的阿根廷、巴西“剁手党”全球网购嗨翻天。 3、支付宝——二维码取代卖菜大妈的零钱筐。 鲜有人想过,有一天中国人可以玩一种“魔法”,跨越物物交换,取代各种货币,轻松“扫一扫”交易即完成。“魔法”无边,支付宝的应用迅速扩散开来。截至2017年7月31日,移动支付活跃账户和日均支付交易笔数均超过6亿。 腾讯和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智慧生活指数报告显示,84%的被访者表示“不带钱、只带手机出门”可以“很淡定”。今年8月的支付宝无现金日,将有1000万线下商户参与。 4、共享单车——绿色出行“说走就走”。 2017年6月,摩拜完成6亿美元新一轮融资;7月初,ofo也宣布完成7亿美元新一轮融资。短短两年时间,多彩的共享单车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街小巷。目前摩拜单车在全球运营超过500万辆,日订单量最高超过2500万辆,注册用户超过1亿。 自行车生产企业,一度是被边缘化的传统行业,却随着中国共享单车的出海,一跃成为朝阳产业。今年ofo与凤凰合作的海外共享单车产能将达到100万辆。 席卷中国大江南北之后,共享单车的身影出现在了“英国单车之都”剑桥。街头看到一片片共享单车,那是从中国飘来的橘红色云彩。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中国飞速发展的共享单车是中国引领世界创新的一个例子。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到分享知识、技能、劳务……“分享经济”的概念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如今在中国土地上迅速生长,并带来生活方式的巨变。 国家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未来几年,中国共享经济仍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 5、SixthSense 来源于一项神奇的高科技,这项高科技被命名为“第六感通讯科技”。据说,这套装置的费用仅仅350美元,它能让你不改变平时生活习惯的情况下随时随地的享受各种服务。 比如,你到超市买东西,想搜一下关于你买物品的一些信息,那么你可以用该科技装置中的摄像头来获取物品包装上的一些信息,用来进行联网查询。 如果你到外地旅游,看到美丽的风景,想留作纪念,你可以用你的手指做照相的姿势,然后你手指上的感应芯片会帮你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通过摄像设备,将你拍摄的内容投放墙上,或一张纸上。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新四大发明”:标注中国,启示世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ixthSense
蒸汽机: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的发展 传统的马力或者水力无法提供工业革命所需的动力,蒸汽机能量的开发为世界带来了一种更有效更强大的动力。虽说古人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但直到瓦特的蒸汽机面市后,才真正开启了蒸汽机的商业价值。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蒸汽机的开发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因为蒸汽机的出现带动了冶金、煤矿和纺织业的发展。蒸汽机的出现及纺织业的机械化,提高了工业的用铁量。由于英国拥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冶铁技术和煤矿业的改进,同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1804年出现的蒸汽机火车和1807年出现的蒸汽机轮船大大改善了运输条件,辅助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电话:掀开人类通讯史的新篇章 “沃森先生,请立即过来,我需要帮助!”这是1876年3月10日电话发明人亚历山大·贝尔通过电话成功传出的第一句话,电话从此诞生了,人类通讯史从此掀开了一个全新的篇章。 人类进行无线通讯的梦想则是1973年在美国纽约实现的。当时,这台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手机体积大,重达1.9 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大哥大”。26年后的今天,世界最小的手机也诞生了,它只有寻呼机那么大,也比第一代手机轻了不少。 1964年是人类通讯史上另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年夏天,全世界成千上万的观众通过电视第一次收看由卫星转播的日本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实况。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通过电视屏幕同时间观看千里之外发生的事,人们除了感叹奥运精彩壮观的开幕式和各种比赛外,更惊叹于科技的进步。这一切都归功于哈罗德·罗森发明的地球同步卫星。 1969年夏天,国际互联网的雏形在美国出现,它由四个电脑网站组成,一个在加州大学分校,另三个在内华达州。1972年,实验人员首次在实验网络上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这标志着国际互联网开始与通讯相结合。到了90年代,国际互联网开始转为商业用途。1995年网络发展到第一个高潮,这一年被称为国际互联网年。在电子商业浪潮的推动下,国际互联网在21世纪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更加深远。 汽车:载着时代向前奔驶 汽车改变了人类的整个交通状况,拥有汽车工业成了每一个强大工业国家的标志。 汽车走过这样一段历史:1771年,法国人居纽设计出蒸汽机三轮车;1860年,法国人雷诺制造出了以煤炭瓦斯为燃料的汽车发动机;1885年,德国人本茨和戴姆勒各自完成了装有高速汽油发动机的机车和装有二冲程汽油发动机的三轮汽车,并且成功企业化;1908年,美国人福特采用流水式生产线大量生产价格低、安全性能高、速度快的T型汽车。汽车的大众化由此开始;1912年,凯迪拉克公司推出电子打火启动车,使妇女也开始爱上汽车;1926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戴姆勒·本茨公司成立;1934年,第一辆前轮驱动汽车面世;1940年,大战令许多汽车制造商停产,欧洲车商开始转向生产军用车辆;50年代,德国沃尔沃的甲壳车轿车一经推出就成为最受欢迎的汽车;1970年到2000 年,日本车在亚洲走俏,丰田、本田、三菱以及日产特高技术小型车入侵欧美市场,改写了欧美牌子垄断的局面。 实际上,汽车的发明使人类的机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使20世纪人类的视野更加开阔,更追求自由。当然,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道路网挤占土地资源、大气污染和高昂的车费等问题,但不管怎么说,汽车确实载着人类向前发展,向前奔驶。 电视:人类自己创造的“魔鬼” 现代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不喝水,但不能一天没有电视。 电视的设想和理论早在1870年就出现过。1884年,德国发明家保罗?尼普科夫设计了全个穿孔的“扫描圆盘 ”,当圆盘转动的时候,小孔把景物碎分成小点,这些小点随即转换成电信号,另一端的接收机把信号重组成与原来图像相同但粗糙的影像。1926年,苏格兰人约翰·贝蒙德采用尼普科夫的“大圆盘”制造了影像机。 真正制造出画面稳定的电视是从俄罗斯移民到美国的拉基米尔·佐里金和出生在美国犹它州的菲洛·法恩斯沃思。在 1939年的世界博览会上,世界第一台真正清晰的电视开播,电视真正诞生了。 登月:人类航天史上迈出一大步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刹那所说的名言“对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迈出一大步”牢牢铭记在地球人的心上。 1969年7月20日下午4时,全世界5亿电视观众都看到了“黑黝黝”的画面,画面深处传来一个来自外太空的声音:“休斯顿,这里是静海基地,鹰舱已经登陆!”接下来,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宇宙飞船上的两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问休斯顿宇航中心:“我们不想休息四小时,我们想马上登月。”休斯顿回答:“同意立即登月!”接着,阿姆斯特朗背朝外,开始从九级梯子缓缓爬下。全世界5亿人都看到了这一场景。 登月确确实实是人类航天科技的一大进步,因为正如最后一名登月者塞尔南上校所说的:“在月球遥望地球,我看不到任何国界,我觉得地球就是一个整体,我的整个思想也就开阔了。” 电脑:人类未来的希望 1946年2月4日,美国军方和政府部门的代表、著名的科学家一起挤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房间里。当一位陆军将军轻轻按下电钮后,占满整整三堵墙的机器立即亮了起来,人们热烈鼓掌,高声欢呼:“ENIAC活了!”并且向总工程师埃科特祝贺。“ENIAC”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基因:破解生命的千古密码 10多年前,科学界就预言说,21世纪是一个基因工程世纪。人类基因工程走过的主要历程怎样呢?1866年,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神父发现生物的遗传基因规律;1868年,瑞士生物学家弗里德里希发现细胞核内存有酸性和蛋白质两个部分。酸性部分就是后来的所谓的DNA;1882年,德国胚胎学家瓦尔特弗莱明在研究蝾螈细胞时发现细胞核内的包含有大量的分裂的线状物体,也就是后来的染色体;1944年,美国科研人员证明DNA是大多数有机体的遗传原料,而不是蛋白质;1953年,美国生化学家华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宣布他们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果,奠下了基因工程的基础;1980年,第一只经过基因改造的老鼠诞生;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诞生;1999年,美国科学家破解了人类第 22组基因排序列图;未来的计划是可以根据基因图
21世纪才刚起头呢大哥,目前还没有足以影响世界的重大发明 比较有价值的发明则有以下几项 修复手套澳大利亚悉尼:普亚·阿伯尔法特希在北海岸皇家医院机械手研究实验室工作,28岁的米克正在这里接受治疗。2个月前,米克不幸遇到车祸,双手和胸部以下完全丧失知觉。他可以移 动手臂,但无法握紧手中的物体。如今,米克戴上了阿伯尔法特发明的“修复手套”。“修复手套”是一种植入了能模仿人手生物力学的特殊致动器和传感器的装置。这也是米克第一次试用这种手套,实验室所有人全都盯着他的手。阿伯尔法特紧张地按下与米克身体连接在一起的电脑界面的控制杆,忽然间,米克的手自车祸以来第一次合拢了一下。他将在未来满怀希望利用自己的身体,因为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机械手研究实验室设计“修复手套”的目的是为了制造一种具有人工肌肉的“外衣”。这种“外衣”能够帮助人体重新运动。机械手研究实验室并不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从事人体功能研究的机构,全世界的科学家、程序设计员、发明者都在开发复制、替代人体结构或者帮助人体的创新技术。 仿生心脏狗在人工心脏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南美洲乌拉圭:1957年,科学家首次用外部半退化心脏替换了狗的心脏,而那时,现为蒙得维的亚著名心脏病专家的胡安·吉亚姆布卢诺博士还是个小孩。心脏在被替换后,那条狗存活了90分钟,此事也被看作是人工心脏开发工作的第一个里程碑事件。大约20年前,当第一颗全人工心脏(TAH)被移植到病人身上时,吉亚姆布卢诺博士还只是一位心脏病专家。在看到这些粗糙的移植装置不断遭受失败后,吉亚姆布卢诺博士当时发誓将来一定要设计出真正可靠的人工心脏,移植者不仅能存活,而且还能维持相对正常的生活。经过多年不知疲倦的工作后,吉亚姆布卢诺的发明差不多完成了。令人奇怪的是,他的发明与此前科学家的发明完全不同,看上去与真正的心脏无异。吉亚姆布卢诺说:“这是个秘密!”同位移植人工心脏(CATO)是一种能全面模仿人类心脏的装置,由血液室(心室)、阀(瓣膜)以及能把血液吸入肺动脉和主动脉的特殊致动装置组成。吉亚姆布卢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把包括电源在内的人工心脏装置移植到心脏通常所处位置的有限空间内。吉亚姆布卢诺曾经拿母牛做实验,并获得巨大成功,这也为他成功给同位移植人工心脏申请专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吉亚姆布卢诺将成功归结为"医学发明"的人工心脏装置,而他并不认同自己的发明是“工程发明”。 神经转化神经转换技术将可以帮助像斯蒂芬·霍金这样的残疾人用神经信号同别人交流。英国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时间简史》的作者斯蒂芬·霍金21岁时被诊断患有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从那以后,除了几根手指外,霍金全身大部分活动功能都丧失了。霍金写有大量著作,并发表了多篇科学论文。多年来,他一直通过操作手中与电脑联网的拟声器键盘来发出声音。而现在他连这种能力都丧失了。尽管如此,他并没有丧失对未来的希望。一位叫彼得·沙恩·福特的澳大利亚程序设计员开发出一套系统。福特目前居住在美国的华盛顿。根据这套系统,像霍金这样的人今后可以不再受到自身残疾的限制,只要通过神经信号的提示便能与别人沟通。在听说霍金遭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疾病折磨的事情后,福特花多年时间开发出一种新型的人机联结界面:一个人可以利用皮肤表面电极接收神经信号,然后在经过人工智能分析后,便能够达到交流的目的。2002年,福特开始与霍金合作改善这套系统。经过改善后,这套系统被称为神经转化技术。2004年初,美国华盛顿特区一个四肢瘫痪、不能说话的男子利用神经信号旋转电视,这也一举创造了历史。最近,福特还利用神经信号控制的声音合成电脑程序邀请客人参加他的21世纪生日派对。 耳朵看世界大多数人都能想象看不见东西是什么样子。然而,只有少数人能想象出像蝙蝠一样通过声音感知方向。上世纪50年代,莱斯利·凯博士为英国海军开发探测潜水艇、鱼雷和地雷等水下物体的水下声纳技术时,就开始想象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概念。当时在许多人看来,凯的想法简直就像天方夜谭。1993年,他设计出一种声纳装置,这种装置能释放出超声波,还能发现其它物体和障碍物发出的反射。数据接着被转化成一连串能够听到的声音,这些声音在频率上与远处物体发出的声音相对应。可以想象,这有可能导致出现令人难以理解的噪音。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经过少许的培训,人类大脑似乎能将下意识地将这些声音转化为空间想象。如果要更好理解什么是空间想象,请按以下提示做练习:仔细看看你周围的物体,然后闭上眼睛,想象各种物体(比如身体一侧的桌子,背后的墙和地板上的球)出现在你身边的情况。这种感觉是空间想象或者意识的一部分。这项技术为凯赢得了1998年度世界通信创新奖,如今全世界的盲人将在利用这项技术自信地行走在他们不熟悉的区域。在安装上这种设备后,一些盲人甚至还能骑自行车,击打像棒球一样的抛射物。这种值得关注的“本领”正是大脑适应新感官信息的复杂能力的明证。 人造肌肉2005年3月7日,世界将会首次看到人与“人造肌肉”驱动的仿生胳膊进行的摔跤比赛。研究人造肌肉的工作始于上个世纪40年代,但只是在最近的10年里才取得了较大发展,因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中心研制出了特种聚合体和智能材料。明年的比赛将有三家研究中心参加,它们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州的“SRI International”、新墨西哥州“环境遥控设备公司”和瑞士的“瑞士材料试验与研究联合实验”公司,代表人类参赛的是帕纳·费尔森。费尔森是圣迭戈学区成绩最优秀的高中学生。确定在2005年3月进行的的这场比赛不论是帕纳获胜还是仿生胳膊获胜,加上人造肌肉研究的继续发展,未来我们很有可能看到世界上最强壮的人和最强大的仿生胳膊进行较量。 其实,让残疾人恢复原来的能力只是仿生科技的开始,现在谁也无法预测未来50年科技将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我们能够用意识控制互联网吗?我们能否用我们的眼光操纵录像机?我们能够花钱买个好梦吗?这些设想听起来象天方夜谭,但谁敢说将来他们不会变成现实呢。
纳米 克隆 摄像手机 蓝牙 神州5 6号 ●修复手套 “修复手套”是一种植入了能模仿人手生物力学的特殊致动器和传感器的装置。机械手研究实验室设计“修复手套”的目的是为了制造一种具有人工肌肉的“外衣”。这种“外衣”能够帮助人体重新运动。全世界的科学家、程序设计员、发明者都在开发复制、替代人体结构或者帮助人体的创新技术。 ●仿生心脏 同位移植人工心脏 CATO 是一种能全面模仿人类心脏的装置,由血液室 心室 、阀 瓣膜 以及能把血液吸入肺动脉和主动脉的特殊致动装置组成。 科学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把包括电源在内的人工心脏装置移植到心脏通常所处位置的有限空间内。科学家曾经拿母牛做实验,并获得巨大成功,这也为他成功给同位移植人工心脏申请专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神经转化 一位澳大利亚程序设计员开发出一套系统。根据这套系统,遭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疾病折磨的人今后可以不再受到自身残疾的限制,只要通过神经信号的提示便能与别人沟通。另一位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人机联结界面:一个人可以利用皮肤表面电极接收神经信号,然后在经过人工智能分析后,便能够达到交流的目的。两位科学家合作后,这套系统被称为神经转化技术。 ●耳朵看世界 莱斯利·凯博士设计出一种声纳装置,这种装置能释放出超声波,还能发现其他物体和障碍物发出的反射。数据接着被转化成一连串能够听到的声音,这些声音在频率上与远处物体发出的声音相对应。经过少许的培训,人类大脑似乎能下意识地将这些声音转化为空间想像。 这项技术赢得了1998年度世界通信创新奖,如今全世界的盲人将利用这项技术自信地行走在他们不熟悉的区域。 ●人造肌肉 研究人造肌肉的工作始于上个世纪40年代,但只是在最近的10年里才取得了较大发展,因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中心研制出了特种聚合体和智能材料。未来人类很有可能看到世界上最强壮的人和最强大的仿生胳膊进行较量。
一、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 二、美研制出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三、美开发出12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四、国际空间站迎来第一批长住宇航员五、科学家发现τ子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六、科学家发现存活了2.5亿年的细菌七、法国实施基因疗法首获成功八、艾滋病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两种能遏制整合酶运动的物质——二酮酸抑制 剂的化合物家族成员.试验表明,它们能阻止艾滋病毒遗传物质与人体白细胞遗传物质相结合.九、美科学家研制出分子开关十、科学家制造出直径0.4纳米的碳纳米管 中国一、袁隆平主持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二、在世界上率先破译对虾病毒遗传密码三、中科院金属所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纳米金属材料室温下的超塑延展性四、上海有机化学所率先合成高活性抗癌物质五、高性能计算机开发应用取得重大突破六、首次发现新的物质波干涉现象.七、中国网通宽带高速互联网开通八、在世界上首次完成生物制氢中试研究九、我国在世界上首创电磁式生物芯片 十、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
蒸汽机: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的发展 传统的马力或者水力无法提供工业革命所需的动力,蒸汽机能量的开发为世界带来了一种更有效更强大的动力。虽说古人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但直到瓦特的蒸汽机面市后,才真正开启了蒸汽机的商业价值。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蒸汽机的开发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因为蒸汽机的出现带动了冶金、煤矿和纺织业的发展。蒸汽机的出现及纺织业的机械化,提高了工业的用铁量。由于英国拥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冶铁技术和煤矿业的改进,同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1804年出现的蒸汽机火车和1807年出现的蒸汽机轮船大大改善了运输条件,辅助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电话:掀开人类通讯史的新篇章 “沃森先生,请立即过来,我需要帮助!”这是1876年3月10日电话发明人亚历山大·贝尔通过电话成功传出的第一句话,电话从此诞生了,人类通讯史从此掀开了一个全新的篇章。 人类进行无线通讯的梦想则是1973年在美国纽约实现的。当时,这台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手机体积大,重达1.9 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大哥大”。26年后的今天,世界最小的手机也诞生了,它只有寻呼机那么大,也比第一代手机轻了不少。 1964年是人类通讯史上另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年夏天,全世界成千上万的观众通过电视第一次收看由卫星转播的日本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实况。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通过电视屏幕同时间观看千里之外发生的事,人们除了感叹奥运精彩壮观的开幕式和各种比赛外,更惊叹于科技的进步。这一切都归功于哈罗德·罗森发明的地球同步卫星。 1969年夏天,国际互联网的雏形在美国出现,它由四个电脑网站组成,一个在加州大学分校,另三个在内华达州。1972年,实验人员首次在实验网络上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这标志着国际互联网开始与通讯相结合。到了90年代,国际互联网开始转为商业用途。1995年网络发展到第一个高潮,这一年被称为国际互联网年。在电子商业浪潮的推动下,国际互联网在21世纪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更加深远。 汽车:载着时代向前奔驶 汽车改变了人类的整个交通状况,拥有汽车工业成了每一个强大工业国家的标志。 汽车走过这样一段历史:1771年,法国人居纽设计出蒸汽机三轮车;1860年,法国人雷诺制造出了以煤炭瓦斯为燃料的汽车发动机;1885年,德国人本茨和戴姆勒各自完成了装有高速汽油发动机的机车和装有二冲程汽油发动机的三轮汽车,并且成功企业化;1908年,美国人福特采用流水式生产线大量生产价格低、安全性能高、速度快的T型汽车。汽车的大众化由此开始;1912年,凯迪拉克公司推出电子打火启动车,使妇女也开始爱上汽车;1926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戴姆勒·本茨公司成立;1934年,第一辆前轮驱动汽车面世;1940年,大战令许多汽车制造商停产,欧洲车商开始转向生产军用车辆;50年代,德国沃尔沃的甲壳车轿车一经推出就成为最受欢迎的汽车;1970年到2000 年,日本车在亚洲走俏,丰田、本田、三菱以及日产特高技术小型车入侵欧美市场,改写了欧美牌子垄断的局面。 实际上,汽车的发明使人类的机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使20世纪人类的视野更加开阔,更追求自由。当然,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道路网挤占土地资源、大气污染和高昂的车费等问题,但不管怎么说,汽车确实载着人类向前发展,向前奔驶。 电视:人类自己创造的“魔鬼” 现代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不喝水,但不能一天没有电视。 电视的设想和理论早在1870年就出现过。1884年,德国发明家保罗?尼普科夫设计了全个穿孔的“扫描圆盘 ”,当圆盘转动的时候,小孔把景物碎分成小点,这些小点随即转换成电信号,另一端的接收机把信号重组成与原来图像相同但粗糙的影像。1926年,苏格兰人约翰·贝蒙德采用尼普科夫的“大圆盘”制造了影像机。 真正制造出画面稳定的电视是从俄罗斯移民到美国的拉基米尔·佐里金和出生在美国犹它州的菲洛·法恩斯沃思。在 1939年的世界博览会上,世界第一台真正清晰的电视开播,电视真正诞生了。 登月:人类航天史上迈出一大步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刹那所说的名言“对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迈出一大步”牢牢铭记在地球人的心上。 1969年7月20日下午4时,全世界5亿电视观众都看到了“黑黝黝”的画面,画面深处传来一个来自外太空的声音:“休斯顿,这里是静海基地,鹰舱已经登陆!”接下来,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宇宙飞船上的两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问休斯顿宇航中心:“我们不想休息四小时,我们想马上登月。”休斯顿回答:“同意立即登月!”接着,阿姆斯特朗背朝外,开始从九级梯子缓缓爬下。全世界5亿人都看到了这一场景。 登月确确实实是人类航天科技的一大进步,因为正如最后一名登月者塞尔南上校所说的:“在月球遥望地球,我看不到任何国界,我觉得地球就是一个整体,我的整个思想也就开阔了。” 电脑:人类未来的希望 1946年2月4日,美国军方和政府部门的代表、著名的科学家一起挤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房间里。当一位陆军将军轻轻按下电钮后,占满整整三堵墙的机器立即亮了起来,人们热烈鼓掌,高声欢呼:“ENIAC活了!”并且向总工程师埃科特祝贺。“ENIAC”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基因:破解生命的千古密码 10多年前,科学界就预言说,21世纪是一个基因工程世纪。人类基因工程走过的主要历程怎样呢?1866年,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神父发现生物的遗传基因规律;1868年,瑞士生物学家弗里德里希发现细胞核内存有酸性和蛋白质两个部分。酸性部分就是后来的所谓的DNA;1882年,德国胚胎学家瓦尔特弗莱明在研究蝾螈细胞时发现细胞核内的包含有大量的分裂的线状物体,也就是后来的染色体;1944年,美国科研人员证明DNA是大多数有机体的遗传原料,而不是蛋白质;1953年,美国生化学家华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宣布他们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果,奠下了基因工程的基础;1980年,第一只经过基因改造的老鼠诞生;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诞生;1999年,美国科学家破解了人类第 22组基因排序列图;未来的计划是可以根据基因图
21世纪才刚起头呢大哥,目前还没有足以影响世界的重大发明 比较有价值的发明则有以下几项 修复手套澳大利亚悉尼:普亚·阿伯尔法特希在北海岸皇家医院机械手研究实验室工作,28岁的米克正在这里接受治疗。2个月前,米克不幸遇到车祸,双手和胸部以下完全丧失知觉。他可以移 动手臂,但无法握紧手中的物体。如今,米克戴上了阿伯尔法特发明的“修复手套”。“修复手套”是一种植入了能模仿人手生物力学的特殊致动器和传感器的装置。这也是米克第一次试用这种手套,实验室所有人全都盯着他的手。阿伯尔法特紧张地按下与米克身体连接在一起的电脑界面的控制杆,忽然间,米克的手自车祸以来第一次合拢了一下。他将在未来满怀希望利用自己的身体,因为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机械手研究实验室设计“修复手套”的目的是为了制造一种具有人工肌肉的“外衣”。这种“外衣”能够帮助人体重新运动。机械手研究实验室并不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从事人体功能研究的机构,全世界的科学家、程序设计员、发明者都在开发复制、替代人体结构或者帮助人体的创新技术。 仿生心脏狗在人工心脏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南美洲乌拉圭:1957年,科学家首次用外部半退化心脏替换了狗的心脏,而那时,现为蒙得维的亚著名心脏病专家的胡安·吉亚姆布卢诺博士还是个小孩。心脏在被替换后,那条狗存活了90分钟,此事也被看作是人工心脏开发工作的第一个里程碑事件。大约20年前,当第一颗全人工心脏(TAH)被移植到病人身上时,吉亚姆布卢诺博士还只是一位心脏病专家。在看到这些粗糙的移植装置不断遭受失败后,吉亚姆布卢诺博士当时发誓将来一定要设计出真正可靠的人工心脏,移植者不仅能存活,而且还能维持相对正常的生活。经过多年不知疲倦的工作后,吉亚姆布卢诺的发明差不多完成了。令人奇怪的是,他的发明与此前科学家的发明完全不同,看上去与真正的心脏无异。吉亚姆布卢诺说:“这是个秘密!”同位移植人工心脏(CATO)是一种能全面模仿人类心脏的装置,由血液室(心室)、阀(瓣膜)以及能把血液吸入肺动脉和主动脉的特殊致动装置组成。吉亚姆布卢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把包括电源在内的人工心脏装置移植到心脏通常所处位置的有限空间内。吉亚姆布卢诺曾经拿母牛做实验,并获得巨大成功,这也为他成功给同位移植人工心脏申请专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吉亚姆布卢诺将成功归结为"医学发明"的人工心脏装置,而他并不认同自己的发明是“工程发明”。 神经转化神经转换技术将可以帮助像斯蒂芬·霍金这样的残疾人用神经信号同别人交流。英国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时间简史》的作者斯蒂芬·霍金21岁时被诊断患有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从那以后,除了几根手指外,霍金全身大部分活动功能都丧失了。霍金写有大量著作,并发表了多篇科学论文。多年来,他一直通过操作手中与电脑联网的拟声器键盘来发出声音。而现在他连这种能力都丧失了。尽管如此,他并没有丧失对未来的希望。一位叫彼得·沙恩·福特的澳大利亚程序设计员开发出一套系统。福特目前居住在美国的华盛顿。根据这套系统,像霍金这样的人今后可以不再受到自身残疾的限制,只要通过神经信号的提示便能与别人沟通。在听说霍金遭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疾病折磨的事情后,福特花多年时间开发出一种新型的人机联结界面:一个人可以利用皮肤表面电极接收神经信号,然后在经过人工智能分析后,便能够达到交流的目的。2002年,福特开始与霍金合作改善这套系统。经过改善后,这套系统被称为神经转化技术。2004年初,美国华盛顿特区一个四肢瘫痪、不能说话的男子利用神经信号旋转电视,这也一举创造了历史。最近,福特还利用神经信号控制的声音合成电脑程序邀请客人参加他的21世纪生日派对。 耳朵看世界大多数人都能想象看不见东西是什么样子。然而,只有少数人能想象出像蝙蝠一样通过声音感知方向。上世纪50年代,莱斯利·凯博士为英国海军开发探测潜水艇、鱼雷和地雷等水下物体的水下声纳技术时,就开始想象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概念。当时在许多人看来,凯的想法简直就像天方夜谭。1993年,他设计出一种声纳装置,这种装置能释放出超声波,还能发现其它物体和障碍物发出的反射。数据接着被转化成一连串能够听到的声音,这些声音在频率上与远处物体发出的声音相对应。可以想象,这有可能导致出现令人难以理解的噪音。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经过少许的培训,人类大脑似乎能将下意识地将这些声音转化为空间想象。如果要更好理解什么是空间想象,请按以下提示做练习:仔细看看你周围的物体,然后闭上眼睛,想象各种物体(比如身体一侧的桌子,背后的墙和地板上的球)出现在你身边的情况。这种感觉是空间想象或者意识的一部分。这项技术为凯赢得了1998年度世界通信创新奖,如今全世界的盲人将在利用这项技术自信地行走在他们不熟悉的区域。在安装上这种设备后,一些盲人甚至还能骑自行车,击打像棒球一样的抛射物。这种值得关注的“本领”正是大脑适应新感官信息的复杂能力的明证。 人造肌肉2005年3月7日,世界将会首次看到人与“人造肌肉”驱动的仿生胳膊进行的摔跤比赛。研究人造肌肉的工作始于上个世纪40年代,但只是在最近的10年里才取得了较大发展,因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中心研制出了特种聚合体和智能材料。明年的比赛将有三家研究中心参加,它们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州的“SRI International”、新墨西哥州“环境遥控设备公司”和瑞士的“瑞士材料试验与研究联合实验”公司,代表人类参赛的是帕纳·费尔森。费尔森是圣迭戈学区成绩最优秀的高中学生。确定在2005年3月进行的的这场比赛不论是帕纳获胜还是仿生胳膊获胜,加上人造肌肉研究的继续发展,未来我们很有可能看到世界上最强壮的人和最强大的仿生胳膊进行较量。 其实,让残疾人恢复原来的能力只是仿生科技的开始,现在谁也无法预测未来50年科技将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我们能够用意识控制互联网吗?我们能否用我们的眼光操纵录像机?我们能够花钱买个好梦吗?这些设想听起来象天方夜谭,但谁敢说将来他们不会变成现实呢。
纳米 克隆 摄像手机 蓝牙 神州5 6号 ●修复手套 “修复手套”是一种植入了能模仿人手生物力学的特殊致动器和传感器的装置。机械手研究实验室设计“修复手套”的目的是为了制造一种具有人工肌肉的“外衣”。这种“外衣”能够帮助人体重新运动。全世界的科学家、程序设计员、发明者都在开发复制、替代人体结构或者帮助人体的创新技术。 ●仿生心脏 同位移植人工心脏 CATO 是一种能全面模仿人类心脏的装置,由血液室 心室 、阀 瓣膜 以及能把血液吸入肺动脉和主动脉的特殊致动装置组成。 科学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把包括电源在内的人工心脏装置移植到心脏通常所处位置的有限空间内。科学家曾经拿母牛做实验,并获得巨大成功,这也为他成功给同位移植人工心脏申请专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神经转化 一位澳大利亚程序设计员开发出一套系统。根据这套系统,遭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疾病折磨的人今后可以不再受到自身残疾的限制,只要通过神经信号的提示便能与别人沟通。另一位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人机联结界面:一个人可以利用皮肤表面电极接收神经信号,然后在经过人工智能分析后,便能够达到交流的目的。两位科学家合作后,这套系统被称为神经转化技术。 ●耳朵看世界 莱斯利·凯博士设计出一种声纳装置,这种装置能释放出超声波,还能发现其他物体和障碍物发出的反射。数据接着被转化成一连串能够听到的声音,这些声音在频率上与远处物体发出的声音相对应。经过少许的培训,人类大脑似乎能下意识地将这些声音转化为空间想像。 这项技术赢得了1998年度世界通信创新奖,如今全世界的盲人将利用这项技术自信地行走在他们不熟悉的区域。 ●人造肌肉 研究人造肌肉的工作始于上个世纪40年代,但只是在最近的10年里才取得了较大发展,因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中心研制出了特种聚合体和智能材料。未来人类很有可能看到世界上最强壮的人和最强大的仿生胳膊进行较量。
一、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 二、美研制出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三、美开发出12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四、国际空间站迎来第一批长住宇航员五、科学家发现τ子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六、科学家发现存活了2.5亿年的细菌七、法国实施基因疗法首获成功八、艾滋病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两种能遏制整合酶运动的物质——二酮酸抑制 剂的化合物家族成员.试验表明,它们能阻止艾滋病毒遗传物质与人体白细胞遗传物质相结合.九、美科学家研制出分子开关十、科学家制造出直径0.4纳米的碳纳米管 中国一、袁隆平主持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二、在世界上率先破译对虾病毒遗传密码三、中科院金属所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纳米金属材料室温下的超塑延展性四、上海有机化学所率先合成高活性抗癌物质五、高性能计算机开发应用取得重大突破六、首次发现新的物质波干涉现象.七、中国网通宽带高速互联网开通八、在世界上首次完成生物制氢中试研究九、我国在世界上首创电磁式生物芯片 十、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